【闪能学员经验】备考行测,这4条建议一定要知道!

2022-03-17

闪能学员经验备考行测,这4条建议一定要知道!

小伙伴们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闪能学员经验。

之前已经邀请过上岸的学员,为小伙伴们讲解有哪些申论备考必须要知道建议,不知道对小伙伴有什么帮助呢?


为了让小伙伴们“全面发展不偏科”,闪能在今天做一期行测专栏,闪能邀请到上岸学员张锦,给小伙伴们谈谈有哪些备考行测必须要知道的建议。

作者|张锦

来源|闪能学员经验座谈会

小伙伴们好,我是张锦。我行测考了77分,申论考了74分,成功上岸。刚开始备考的时候,和其他人一样觉得行测很难,印象最深的是做了一整套真题卷子,结果成绩只考了56分,但是学会方法之后才发现,行测真的很简单。我结合自身的备考经历,总结出几点行测的备考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建议一:掌握行测重点

行测难点在哪里?首先是考试题量大,题型负责,考察知识面很广泛,复习的时候难把握;其次是考试时间紧张,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应对全部的题,很容易就顾此失彼。所以一定要抓住行测复习的重点,才能做到高效备考。下面说一下行测的复习重点。

行测五个模块之一的常识判断,涉及到的内容可以说是花里胡哨,不仅有时事政治,还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常识,以及地理、历史常识等等,想要全部掌握很难。如果这个模块的得分率不高,那就是小时候的基础没打好,想要在短短的备考时间内改变这个模块的知识量,是不可能的。我当时就是看看时事政治,其他涉及到的内容复习性价比很低,我基本都没怎么复习。

还有比较靠运气的题型,比如图形推理题。这类题型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出题的人脑洞之大是难以想象的,有时候设置的解题技巧很偏。当然这部分一定要学习,但是不建议投入太多的精力,把考试时会出现的几道简单的图形推理题做对,就ok了。剩下有一定难度的题,能做出来自然可以,要是浪费了几十秒的时间还没做出来,就赶紧做别的题型吧,毕竟在考场上时间就是分数。

数量关系难度也很高,同样建议把能拿下的分数给拿下,做不了的题就不要钻牛角尖,赶紧去做别的题。

剩下的才是行测核心,言语理解、逻辑推理、类比推理、资料分析这些都是,只要下功夫去学习,分数就不会低,是很靠谱的得分点。当然每个题型都需要大量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在考场上兼具正确率与做题速度,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拿到最大的分数。

建议二:了解自己的水平

我建议不管是备考行测还是申论,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等了解清楚自己的情况之后,才能正确走上备考的方向。因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该怎么备考、怎么学习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数学基础比较好,做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有的人知识量丰富,知道很多常识判断考察的内容...不同类型的人,需要的备考方向也是不同的。

就跟穿衣服是一个道理,有的人码数大,有的人码数小,这两种人穿同样大小的衣服,肯定得别扭。所以备考开始之前,一定得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认知,

我是通过闪能的入学测评,才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的。通过入学测评后我才发现,我自己比较属于那种均衡型的选手,除了单纯考你知不知道的常识判断,像是难度比较大的数量关系,我也能把题做出来,就是用时会很长,这在考试的时候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在开始备考之后,我就注重锻炼自己的解题速度,通过刷题把老师讲解的技巧都给巩固住,后来做模考冲刺的时候,做题速度有了2倍的提升。

建议三:学习行之有效的做题技巧

行测想要拿高分的秘诀,其实小伙伴们都知道。行测题量大、难度高,考场上的时间也非常有限,想要拿高分就一定得掌握有用的做题技巧,才能保证自己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在理想范围内。

一定要把闪能老师讲解的做题技巧给掌握住。老师讲解的做题技巧非常有用,实战性很强,有些解题技巧切入的角度很刁钻。比如资料分析中会出现很多刁复杂的增长率或者比重公式,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按部就班列出公式并化简,这谁都知道,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告诉我要好好掌握和领悟计算上的技巧,比如在多位数的乘数上,把数字看成相近的整数,估算出整体的误差,然后就能根据选项间的差距,更好地选择截取几位数来进行估算。这种方法刚开始可能还很痛苦,但掌握熟练之后,我的做题效率就有了质的飞跃

光听课还不行,还得通过大量刷题把老师讲的技巧给掌握住,我每次学到一些技巧之后,就会找相对应的题来练习,有不明白的题就多看回看几遍课程,要是做错了题就分析一下做错的原因,避免下次遇到同样的题型再次做错。通过刷题把老师的技巧巩固住之后,我每次模考真题,成绩都能保持在70+上。

建议四:考场上要做好取舍

方法掌握好之后,到了考场上,就要做好取舍的准备。

做题的时候,很多人遇到拿不准的题会舍不得跳过,在题号旁边标记一下,提醒自己回头再做,虽然大部分的人都根本没有时间回头做。这样的做法也挺不错的,就是做题的时候不要分心,老想着还有去做前面的题,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题上,才能有更好的发挥。


另外说一点,数量关系是时间弹性最大的题型,放弃掉哪些自己不会做的题以及耗时过长的题,因为性价比真的太低了,做完这一道题,可能要少做两三道资料分析。

关于行测的建议我说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其实行测真的不难,掌握住行测的特点,就很容易采取针对性的行动,行测成绩的提升就不再是痴人说梦。

闪能小结:

本期的学员经验,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小伙伴们认真听取上岸学员的建议,内化于心,更好的辅助自己的行测备考之路哦~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或者是还有什么疑问,欢迎来找闪能哦~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