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的结论型题目是考生在行测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题型之一。这类题目虽然看似简单,但出题人往往会设置一些“陷阱”,导致考生在做题时容易出错。那么闪能公考来分享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在行测考试中避开结论型题目的陷阱。
结论型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中的陈述,推断出合理的结论。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段文字描述,要求考生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干描述的结论。结论型题目的常见问法包括:
1. 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2. 下列推论中(不)正确的是:
3. 据此,(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 注意否定式问法
出题人经常在选项问法上设置“陷阱”,可能会添加一个否定词。如果考生急于做题,可能会忽略否定词,导致选择错误答案。因此,做题时要特别关注问法,可以通过勾画关键词来避免此类“陷阱”。
示例:研究发现,妈妈在怀孕期间经常吃什么,孩子将来就会喜欢吃什么。以上研究中不能得出下列哪一结论?
A. 如果孕妇怀孕期间营养不良,孩子出生后会挑食,不喜欢吃有营养的食物。
B. 经常吃肉食的孕妇应注意均衡饮食,从而预防孩子出生以后过于偏爱肉食。
C. 孕妇需要注意尽量不饮酒,如果胎儿感受到酒精的味道,以后酗酒的可能性会增大。
D. 孕妇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健康食物,有助于孩子今后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
解析:题干问“不能得出”,为否定式问法。B、C、D三项均可由题干推出,而A项不能由题干推出,因此答案选A。
2. 熟悉选项设错类型
常见的选项设错类型包括绝对化、强加因果、强加比较、因果倒置、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考生可以通过关注选项中的关键词来锁定这些错误类型。
(1)绝对化:重点关注选项中的绝对词,如“都”“最”“全部”“主要”“核心”等。
(2)强加因果与因果倒置:重点关注选项中的因果词,如“导致”“由于”“使得”等。
(3)强加比较:重点关注选项中的比较词,如“更”“比”“相较于”等。
示例:医学家指出:吸烟者不一定都患肺癌,但不少肺癌患者都有10年至20年以上的吸烟史,其中绝大多数是烟瘾过大者。由此可以推出:
A. 吸烟与肺癌没有关系。
B. 肺癌与吸烟特别是大量吸烟有很大关系。
C. 肺癌患者都是烟瘾过大者。
D. 肺癌患者都有10年至20年的吸烟史。
解析:题干问“可以推出”,为肯定式问法。由题干可知,肺癌和吸烟有关系,A项错误;由“绝大多数是烟瘾过大者”可知C项的“都”过于绝对,错误;由“不少肺癌患者都有10年至20年以上的吸烟史”可知D项的“都”过于绝对,错误。故答案选B。
3. 对比选项与题干
在选择答案时,要仔细对比选项与题干的表述,确保选项中的结论能够从题干中合理推导出来。如果选项中的结论超出了题干的范围或与题干矛盾,则该选项为错误选项。
4. 避免过度推断
有些选项可能会根据题干中的部分信息进行过度推断,得出题干并未提及的结论。考生需要保持谨慎,避免选择这类选项。
结论型题目虽然容易设置陷阱,但通过注意否定式问法、熟悉选项设错类型、对比选项与题干以及避免过度推断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备考过程中,考生多做练习题,熟悉常见陷阱的特征,培养对题干和选项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