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备考,如何用和差关系解答图形推理题?

闪能公考
2025-01-25

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图形推理题是判断推理部分的重要题型之一,旨在考查考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其中,利用和差关系解答图形推理题是一种实用且高效的技巧。掌握这一技巧,能够帮助考生在考试中迅速找到解题思路,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速度。那么,闪能公考来讲解如何运用和差关系来解答图形推理题。


一、认识图形推理中的和差关系


1. 和差关系的概念

在图形推理里,和差关系主要体现在图形的元素数量、线条数量、图形面积等方面。当一组图形中存在某些元素或特征的数量呈现出相加、相减后具有规律的情况时,就可以考虑运用和差关系来解题。比如,在一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的元素数量加上第二个图形的元素数量,恰好等于第三个图形的元素数量,这就是典型的和关系;若第一个图形的线条数量减去第二个图形的线条数量,得到的值与第三个图形的线条数量存在某种关联,这便是差关系的体现。


2. 和差关系的重要性

和差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题视角。许多图形推理题通过常规的观察方法难以快速找到规律,而和差关系能够帮助我们从数量变化的角度去分析图形,挖掘出隐藏在图形背后的规律。它可以让我们在看似毫无头绪的图形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从而顺利地得出答案。


国考行测备考,如何用和差关系解答图形推理题?


二、利用和差关系解答图形推理题的方法


1. 元素数量的和差关系

观察图形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例如,在一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有 3 个圆形和 2 个三角形,第二个图形有 2 个圆形和 3 个三角形,第三个图形有 5 个圆形和 5 个三角形。通过分析发现,第三个图形中圆形和三角形的数量分别是前两个图形中对应元素数量之和。在解题时,我们就可以根据这种元素数量的和差关系,对选项进行筛选和判断。


2. 线条数量的和差关系

关注图形中线条的数量。比如,一些图形推理题中,第一个图形有 5 条直线,第二个图形有 3 条直线,第三个图形有 2 条直线,5-3=2,呈现出线条数量的差关系。又或者第一个图形有 4 条曲线,第二个图形有 3 条曲线,第三个图形有 7 条曲线,4+3=7,体现了和关系。根据这些规律,我们可以在面对类似题目时,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3. 图形面积的和差关系

对于一些涉及图形面积的题目,也可以运用和差关系。例如,有一组图形,第一个图形由一个大正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第二个图形由一个中等大小的正方形组成,通过计算面积发现,第一个图形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第二个图形正方形的面积。这种面积上的和差关系,同样是解题的关键线索。


三、实战解析


1. 题目:请选择最适合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之前四个图形的变化规律:

和差关系解答图形推理题

2. 解析:

观察本题后,没有对称、直曲、相对位置等考点。分别数完点、线、面数量后,发现并无规律。这时考虑,是否点、线、面两两之间有和差关系。仔细去数题干面和线的数量可发现,题干每个图形外部线条数均比封闭区域数多2,故本题选B。

通过本题不难发现,如果单数点、线、面无法找到规律,可继续查找点、线、面的作差规律,部分题目线的数量减去面的数量是固定值,部分题目求得的值会递增或递减,考生们在练习和考试时需灵活处理。


以上就是闪能公考讲解的行测考试如何用和差关系解答图形推理题,运用和差关系解答图形推理题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和差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从元素数量、线条数量、图形面积等方面运用和差关系的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真题练习来巩固。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