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考试,概括归纳类题是基础性且重要的题型,它着重考查考生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分析与提炼能力。熟练掌握这类题目的应对策略,对取得申论高分起着关键作用。接下来,闪能公考来讲解概括归纳类题应对策略有哪些。
1. 剖析题干关键信息
拿到题目后,要仔细剖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明确作答任务。比如,题干要求 “概括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这里的 “我国”限定了范围,“生态保护” 明确了主题,“主要措施” 则是作答任务。
2. 关注作答要求细节
除了任务信息,作答要求中的细节也不容忽视。常见的要求包括 “全面”,意味着要涵盖所有相关要点,不能有遗漏;“准确”,即表述要精准,契合材料原意;“简洁”,需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作答,避免冗长啰嗦。例如,要求“不超过 200 字”,这就提醒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高度概括,突出重点。
1. 快速浏览,把握材料主旨
在阅读材料时,先快速浏览全文,对材料的主旨和大致内容有初步了解。可以通过阅读材料的首尾段、每段的首句和尾句,以及一些关键的过渡句来把握整体脉络。比如,在一篇关于乡村振兴的材料中,首段点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尾段总结当前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快速浏览这些关键部分,能迅速掌握材料围绕乡村振兴展开的核心内容。
2. 精读内容,标记关键信息
快速浏览后,进行精读,逐句分析材料,标记出与作答任务相关的关键信息。关键信息通常包括一些核心观点、政策措施、具体事例等。例如,在概括农村电商发展的问题时,材料中提到“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导致商品配送时间长、成本高”,这就是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需准确标记。
1. 同类合并,异类单列
对标记出的要点进行分类归纳,将意思相近、属于同一范畴的要点合并在一起,不同类别的要点则单独列出。比如,在概括城市治理问题时,将交通拥堵、停车难等与交通相关的问题归为一类,将环境污染、垃圾处理不当等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归为另一类,使答案有条理。
2. 运用逻辑,组织答案结构
在组织答案时,要运用一定的逻辑顺序,常见的有总分、并列、递进等结构。如果是概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可采用总分结构,先总体概括,再分别阐述各个方面;如果是阐述原因、影响等,可根据其内在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结构。
1. 真题示例分析
以一道真题为例,题目要求 “概括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作答时,先通过审题明确任务和要求,然后阅读材料,标记出如“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岗位供需不平衡”“部分大学生职业规划不清晰,求职目标不明确” 等关键信息。然后,将这些要点进行归纳,把就业市场和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分别归类,最后按照总分结构组织答案,先总体说明大学生就业面临多方面问题,再分别阐述就业市场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
2. 总结答题规律
通过对真题的练习和分析,总结答题规律和技巧。比如,在不同类型的概括归纳题中,如何快速找到要点,如何准确分类归纳等。同时,反思自己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要点遗漏、归纳不准确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