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的判断推理部分,真假推理题型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考查考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这类题目通常给出多个命题,并指出其中真假命题的个数,要求考生判断哪些命题为真或为假。本文闪能公考详细讲解如何解答真假推理中的反对关系问题。
1. 定义
(1)反对关系:除了已知的两方面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例如,“白与黑”、“苦与甜”等。在逻辑判断中,反对关系主要涉及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2)上反对关系:两个全称命题之间的关系。例如,“所有的S都是P”与“所有的S都不是P”。
(3)下反对关系:两个特称命题之间的关系。例如,“有的S是P”与“有的S不是P”。
2. 特性
(1)上反对关系:两个全称命题不能同时为真,但可以同时为假。简记为“两个‘所有’,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2)下反对关系:两个特称命题不能同时为假,但可以同时为真。简记为“两个‘有的’,必有一真,可以同真”。
1. 确定题型
题干中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题。例如,题目中提到“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等条件。
2. 找关系
找反对关系:识别题干中的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例如,题目中出现“所有的S都是P”与“所有的S都不是P”为上反对关系;“有的S是P”与“有的S不是P”为下反对关系。
3. 看其余
判断其余信息的真假:根据反对关系的特性,判断其余信息的真假。例如,如果题干中只有一个命题为真,而找到的反对关系中必有一真,那么其余命题为假。
4. 辨真假
验证结果:将判断结果带入题干,验证是否符合题干的真假限定。如果符合,确定答案;如果不符合,重新检查推理过程。
例题1:上反对关系
题目:国家统计局到某单位开展反腐倡廉公众满意度调查,该单位包括局长在内共有373名员工。有关这373名员工,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A. 373 名员工都满意;
B. 373 名员工都不满意;
C. 有 1 名员工不满意;
D. 无法确定该单位满意人数
解答:
1. 确定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2. 找关系:(1)“有人满意”和(2)“有人不满意”为下反对关系。
3. 看其余:根据下反对关系特性“必有一真”,可知(3)“局长不满意”为假,即局长是满意的。由局长满意可以推出(1)“有人满意”为真。因为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所以(2)“有人不满意”为假,因此(2)的矛盾命题“所有人都满意”为真。
答案:A. 373名员工都满意。
例题2:下反对关系
题目:某高校生命科学学院共有教师50人,其中:
①有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②有的教师不具有博士学位;
③张老师不具有博士学位。
上述三个条件中有一个条件为真,两个条件为假,则该学院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有:
A.50人
B.25人
C.0人
D.不确定
解答:
1. 确定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2. 找关系:(1)“有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2)“有的教师不具有博士学位”为下反对关系。
3. 看其余:根据下反对关系特性“必有一真”,可知说真话的在(1)(2)之中,所以(3)“张老师不具有博士学位”为假,即张老师有博士学位。而这个时候没有选项符合推导出来的结论,说明推论还没有结束,需要继续向下推导。
4. 辨真假:因为(3)为假,即张老师有博士学位,那么(1)“有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为真。因为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所以(2)“有的教师不具有博士学位”为假,即所有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
答案:A. 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