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写作中,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直接决定了文章的档次和得分。立意跑偏会导致文章内容与题目要求不符,严重影响得分。因此,掌握正确的立意方法和应对策略,对于提高申论写作质量非常重要。本文闪能公考来解析如何避免立意跑偏。
1. 分析题干关键词
仔细研读题干,确定需要分析的核心对象。例如,题干要求“分析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影响”,那么“人工智能”和“教育领域”就是关键所在。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把握,能使我们在阅读材料时有明确的方向,精准定位相关信息,避免盲目阅读和无效信息的干扰。
2. 确定答题思路框架
根据题干的提问方式,确定大致的答题思路。如果是“分析……的原因”,则重点在材料中寻找导致该现象或问题的因素;若是“分析……的意义”,则着重梳理其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例如,对于“分析乡村旅游兴起的原因”,我们就要从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乡村资源特色等方面去挖掘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构建起以原因分析为主的答题框架。
1. 梳理材料逻辑层次
对给定材料进行逐段梳理,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和段落大意。材料可能从背景介绍、现象描述、问题阐述、各方观点等多方面来呈现与分析对象相关的内容。例如,在关于城市更新的材料中,可能先讲述城市老旧建筑增多、功能设施老化的背景,接着举例说明一些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情况,然后提及专家学者对城市更新理念与方法的探讨。
2. 提取核心观点与论据
在梳理材料逻辑的基础上,重点提取与分析对象紧密相关的核心观点和论据。例如,在分析传统文化传承的材料中,对于“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困境”这一观点,要提取出如“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缺乏兴趣”“传统手工艺传承方式单一”“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手工艺人收入微薄”等论据信息。
1. 结合题干和材料
文章立意的寻找一定要结合题干和材料综合判定,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得更加准确。例如,题干要求“乡情是心中永难割舍的牵挂”,如果仅从题干分析,可能会简单认为写乡情,但还要分析材料。
2. 多加练习和总结
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做练习题,熟悉不同类型的综合分析题的解题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能够更好地活学活用,做到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