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考试,概括归纳题是考察考生阅读理解和信息提炼能力的重要题型。这类题目要求考生从繁杂的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概括和归纳。掌握一些高分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在概括归纳题上获得更好的成绩。闪能公考将探讨如何在申论考试中概括归纳题上拿到高分。
审题是答题的首要步骤,其精准度直接关乎作答质量。拿到题目,务必仔细研读,锁定关键词与限定条件。例如,题目要求 “概括某县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举措”,“某县”“乡村旅游”“具体举措”即为核心要素,这意味着我们只需聚焦该县在乡村旅游领域实施的行动,而非全县所有工作或乡村旅游的理论概念。
材料是答题的 “素材宝库”,要像寻宝者一样深挖细究。一方面,关注高频词汇与关键语句,它们往往承载核心信息。如在描述乡村旅游的材料中,频繁出现“打造特色民宿”“举办民俗文化节”“修缮古村落” 等词句,大概率是关键要点。另一方面,注意段落首尾、专家观点、政府文件引用等位置,常蕴含总结性、权威性信息。
从材料中提炼出众多要点后,需进行科学分类与整合,让答案井然有序。可依据材料逻辑,如按 “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主题分类;也可参考事物属性,将 “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要点归为一类,“旅游服务提升” 归为另一类。分类标准并非固定,以清晰呈现要点间关联、便于阅卷老师识别为宜。
概括归纳要求用精准、规范的语言呈现要点。避免口语化、随意性表述,尽量采用申论 “官方语言”。例如,描述村民自发打扫村庄卫生,不宜写“村民们自己动手打扫村里各个角落”,而应写成 “引导村民自觉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提升答案专业性。
完成初稿后,切勿匆忙交卷,务必留出时间检查。一看要点是否遗漏,对照材料,再次审视核心信息是否都已囊括;二看分类是否合理,有无混淆不清、交叉重复之处;三看表述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语病,用词是否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