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其中,概括题目的解答尤其考验考生的信息提炼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要做到既全面又条理清晰地回答这类题目并非易事,它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那么闪能公考来探讨如何在国考申论中有效应对概括题目,帮助考生提高答题质量。
1. 明确概括对象:仔细研读题干,确定需要概括的核心对象是什么。例如,题干要求概括“某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那么 “乡村文化建设” 就是明确的对象范围,在阅读材料时就要紧紧围绕此范围筛选信息,避免无关信息的干扰。
2. 把握限定条件:关注题干中的限定词,如 “主要”“根本”“近年来”等。这些限定词对概括的内容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比如 “近年来某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近年来” 限定了时间范围,“主要” 则要求提炼出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措施,而非所有相关措施的罗列。理解并遵循这些限定条件,能使概括内容更贴合题目需求,精准命中得分点。
1. 逐段精读筛选:对给定材料进行逐段精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包含关键信息的段落。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关键词标注法,将与概括对象相关的信息,如数据、案例、人物观点等进行标注。例如,在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材料中,看到“村里举办了传统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 这样的句子,就应标注出来,因为这可能是乡村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体现。
2. 关联信息整合:有些关键信息可能分散在材料的不同段落,这就需要考生具备整合关联信息的能力。比如,材料前段提到乡村文化建设中资金投入的来源,后段提及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向和成效,这就需要将前后关于资金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关于乡村文化建设资金保障方面的完整概括。
1. 分类归纳逻辑:根据概括内容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归纳。常见的分类方式有按主体分类,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不同作为;按要素分类,如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文化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例如,在概括乡村文化建设成功经验时,可以分为政府政策支持、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传承人才培育等类别。
2. 序号小标题运用:在答案组织上,使用序号和小标题能够进一步增强条理性。如“一、政策扶持: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助力乡村文化发展”“二、活动创新:多样化文化活动激发乡村活力” 等。序号使各要点层次分明,小标题则概括了每个要点的核心内容,两者相结合,让答案犹如一本条理清晰的手册,一目了然。
1. 去除冗余表述:在概括过程中,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精炼加工,去除冗余、啰嗦的表述。例如,材料中表述为“村里为了传承传统文化,专门组织了一批有经验、有热情的村民成立了传统文化传承小组,这个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向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传授传统技艺和文化知识”,概括时可精炼为“成立传统文化传承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传授传统技艺与文化知识”。
2. 规范用语书写:使用规范的申论用语进行答案书写,避免口语化、随意性的表达。例如,表达“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时,可改为 “乡村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规范的用语能够提升答案的专业性和严肃性,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以上就是闪能公考介绍的申论概括如何做到全面有条理,申论概括题目要做到全面有条理,需要考生精准把握题目要求,全面梳理材料信息,合理构建答案框架,并运用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经验,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才能在概括题上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