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部分。其中,转折文段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文段中的转折关系,准确找出文段的主旨。今天闪能公考就来讲解如何高效通过转折文段找主旨。
1. 话题转换型转折文段
(1)特点与标志词
这种类型的转折文段中,转折前后论述的话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常见的标志词有 “但是”“然而”“可是”“却” 等。例如,“以往人们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同样重要。”这里,转折前说的是传统对健康的看法(身体无疾病),转折后话题转换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主旨判断
对于话题转换型转折文段,主旨通常在转折之后。因为转折后的内容是作者重点想要阐述的新话题。
2. 观点对比型转折文段
(1)特点与呈现方式
在观点对比型转折文段中,转折词前后是两种不同的观点或者态度的对比。比如,“有些人认为,科技发展会让人类变得更加懒惰。然而,另一些人则坚信,科技发展会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推动人类不断进步。”这里通过转折将两种对科技发展影响的不同观点呈现出来。
(2)主旨判断
此类文段的主旨需要综合考虑转折前后的内容。可以是对两种观点的概括,也可能作者更倾向于其中一种观点,这时需要根据文段中的语气、用词等细节来判断。
3. 内容补充型转折文段
(1)特殊的转折关系
内容补充型转折文段相对特殊,转折前的内容是一个基本的陈述或者普遍的观点,转折后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完善或者限制。例如,“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益,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如果运动方式不当,也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这里先提出运动有益健康这一普遍观点,然后通过转折补充了不当运动可能带来危害这一内容。
(2)主旨判断
这种文段的主旨是将转折前后的内容综合起来。既要考虑到原本的基本观点,也要重视转折后所补充的信息,两者结合才是完整的文意。
1. 识别转折文段:在阅读文段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到转折标志词,确定文段是否为转折文段类型。
2. 判断转折类型:根据转折前后内容的关系,判断是话题转换型、观点对比型还是内容补充型。
3. 确定主旨:按照不同类型转折文段的主旨判断方法,准确找出文段的主旨。如果是选择题,将主旨与选项进行匹配,选择最符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