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量关系题型,牛吃草问题是一种经典的题型。这类题目通常涉及草原上牛的数量变化,需要考生根据题目的描述计算出特定时间内草原上的草量变化情况。本文闪能公考将介绍如何解答牛吃草系列的延伸问题,帮助考生提高解题技巧。
牛吃草问题的核心在于其基本公式:y=(N-x)×T,其中y代表原有草量,N是牛的数量,x是草生长的速度,T是吃草时间。例如,一片草地原有草量为一定值,牛在吃草的同时草也在生长。当有5 头牛时,10 天可以吃完;有 10 头牛时,5 天可以吃完。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求出原有草量、草生长速度等关键要素。这是解决延伸问题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基本公式的运用,才能更好地应对变化多端的延伸题。
1. 多草场问题
(1)关联型多草场
有些多草场问题,草场之间存在关联,比如通过一定条件可以将多个草场转化为一个等效草场。例如,有两块面积不同但草生长速度相同的草场,已知牛在两块草场吃草的效率关系以及各自吃完草的时间。此时可以通过寻找面积的倍数关系等,将两块草场的草量统一起来进行计算。先计算出按照面积比例转化后的等效牛数和等效草生长速度,再代入公式求解。
(2)独立型多草场
对于相互独立的多草场问题,通常采用逐场计算的方法。分别计算每一个草场在给定牛数情况下的吃草情况,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如牛在不同草场之间的转移规则、吃完草的先后顺序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比如,有A、B、C 三块草场,牛先在 A 草场吃草,一段时间后转移到 B 草场,最后到 C 草场。
2. 变化型牛吃草问题
(1)牛的数量变化
当牛的数量在吃草过程中发生变化时,要根据变化的节点分段进行计算。例如,开始有5 头牛在吃草,3 天后增加了 3 头牛继续吃草。那么先计算前 3 天按照 5 头牛吃草的情况得出消耗草量和剩余草量,然后再根据新的牛数计算后续吃草时间。
(2)草生长速度变化
如果草的生长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比如,前期因为雨水充足草生长速度较快,后期干旱草生长速度减慢。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速度阶段进行分类讨论。先确定速度变化的节点,分别计算每个阶段的草量变化情况,再综合起来求解问题。
1. 巧用方程法辅助
在遇到复杂的牛吃草延伸问题时,方程法可以作为有力的辅助工具。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结合牛吃草公式进行求解。例如,已知不同牛数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吃草情况以及草量的一些额外条件,设未知数表示草生长速度或者原有草量,然后根据公式列出方程求解。
2. 通过画图理清思路
对于一些过程较为复杂的题目,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问题。比如在多草场问题中,可以画出草场的示意图,标注出牛的数量、草生长速度等关键信息,以及牛在草场之间的移动路线等。通过图形能够清晰地看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3. 对比分析选项
有些题目通过对比选项可以排除一些明显不符合题意或者不符合逻辑的答案。例如,在求吃草时间的问题中,如果根据已知条件可以估算出时间的大致范围,那么可以先排除不在此范围内的选项。然后再对剩余选项进行深入分析,提高解题效率。
【题目】快递公司原有一批积压件未派送,以后每天都有相同数量的新收件需派送,且快递公司的每个派送员每天的派件数相同;如果每天4个派送员派件,则第9天恰好无积压件;如果每天5个派送员派件,则第6天恰好无积压件。那么3个派送员派件需要几天?
A.17 B.18 C.19 D.20
【解析】题干涉及派送员派件(积压件),快递员在消耗积压件,故派送员对应“牛”,通过“每天都有相同数量的新收件需派送”可得,新收件使得积压件增加,新收件对应“草”,故设每个派送员每天的派件数为1,每天新收件的数量为x,可得原始积压件=(4-x)×9=(5-x)×6,解得x=2,原始积压件=18,结合问题,设3个派送员派件需要t天,可得18=(3-x)×t,解得t=18,故选B。
以上是闪能公考介绍的行测数量关系牛吃草系列延伸问题怎么解答,行测考试中牛吃草系列的延伸问题虽然难度较大,但只要我们熟练掌握基本公式,深入理解不同类型延伸问题的特点和解法,运用有效的解题技巧与策略,通过多练习、多总结,就能在考试中准确、快速地解答这类问题,为取得优异的行测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