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试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反面论证法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解题技巧,它能够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段含义,把握作者意图,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率。掌握反面论证法的运用要点,对于备考言语理解模块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闪能公考介绍的公务员言语理解备考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反面论证法做题。
反面论证是一种通过假设某种负面情况或不良后果来强调正面观点或正确做法的论证方式。在文段中,作者往往先提出一个正面的论点或主张,然后通过“否则”“不然”“如果不…… 就……” 等关联词引出反面的假设情况,以警示读者不这样做会带来的危害,从而加强对正面观点的论证。
1. 典型标志词
(1)“否则”“不然”:这是最常见的反面论证标志词,当看到这些词时,要注意其后紧跟的内容往往是作者不希望出现的负面情况,而其前面的内容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正面观点或正确做法。
(2)“如果不…… 就……”:这也是一种明显的反面论证表述方式。“如果不”后面接的是假设的负面条件,“就” 后面则是该负面条件导致的不良结果。通过这种假设,从反面强调了正面做法的必要性。
2. 隐性标志词
除了上述典型的标志词外,还有一些隐性的表述也可能暗示着反面论证。比如 “缺乏…… 将会……”“没有…… 就会……” 等,这些表述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否则”“如果不” 等词,但同样表达了一种假设的负面情况,起到了反面论证的作用。
1. 确定重点内容
(1)识别出反面论证后,要根据其与前文的关系来确定文段的重点内容。一般来说,如果反面论证之前已经有明确的正面观点表述,那么反面论证只是对正面观点的进一步强调和补充,此时重点依然在正面观点上。
(2)如果文段中没有直接给出正面观点,而是先通过反面论证阐述了不这样做的后果,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反面情况的反推来得出正面观点。
2. 排除干扰选项
(1)运用反面论证法做题,要注意根据反面论证所强调的重点内容来排除干扰选项。一些选项可能只是围绕反面情况进行描述,而没有涉及到正面观点或正确做法,这些选项通常不是正确答案。
(2)同时,要注意选项中对反面情况的表述是否准确。如果选项对反面情况的描述与文段中的反面论证不符,也应该排除该选项。
3. 对比择优
有些题目中,可能会出现多个选项都与反面论证相关,但表述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这时就需要我们进行对比择优,选择最能准确概括文段重点、符合反面论证逻辑的选项。可以从选项的完整性、准确性、与文段的契合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 结合语境理解
反面论证法虽然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技巧,但在使用时不能脱离文段的语境。要将反面论证放在整个文段的背景下进行理解,综合考虑文段的主题、逻辑关系等因素,确保对文段重点的准确把握。有时候,反面论证可能只是文段中的一个部分,需要与其他内容相结合才能全面理解作者的意图。
2. 避免过度推断
在根据反面论证反推正面观点时,要注意推理的合理性和适度性,避免过度推断。反面论证所暗示的正面观点通常是比较直接和明确的,不要凭空添加一些文段中没有提及的信息或进行过于牵强的推理。
3. 多练习巩固
掌握反面论证法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做一些涉及反面论证的言语理解练习题,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和文段结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运用反面论证法解题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以上是闪能公考讲解的言语理解备考使用反面论证法做题,反面论证法是公务员言语理解备考中的一个重要技巧,通过准确识别反面论证的标志词,理解其与正面观点的关系,并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把握文段重点,准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