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考试部分,排比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并列结构的句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掌握排比句的写作技巧,对于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闪能公考分享的实用排比句写作技巧,帮助大家在申论考试中运用这一修辞手法。
1. 以同类事例构建排比
(1)选取同一类型的不同事例来组成排比句。例如,在论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时,可以这样写:“故宫博物院里精美的文物,是文化传承的瑰宝;古老村落中独特的民俗,是文化传承的活化石;传统技艺里精湛的手工,是文化传承的智慧结晶。” 这里选取了文物、民俗、传统技艺这三个与文化传承相关的同类事例,形成排比句,生动地阐述了文化传承在不同方面的体现。
(2)当论述创新的作用时:“科技创新,如同给经济发展装上了高速引擎;制度创新,恰似为社会治理打造了坚固框架;文化创新,仿若为民族精神注入了新鲜血液。” 这种以不同领域的创新事例组成的排比,全面且有力地强调了创新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2. 以不同角度的观点构建排比
(1)在分析社会问题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如对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市民认为,交通拥堵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顽疾;交通专家指出,交通拥堵是城市规划不合理的外在表现;城市管理者觉得,交通拥堵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警示信号。” 通过市民、专家、管理者这三个不同角度的观点排比,能够更全面地剖析交通拥堵这一问题。
(2)阐述教育的价值:“从个体发展来看,教育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从家庭角度而言,教育是传承家族希望的桥梁;从国家层面来讲,教育是构建民族未来的基石。” 从个体、家庭、国家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角度构建排比句,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多元价值。
1. 词语排比
(1)运用相同结构的词语进行排比。比如在描写一个理想的社会环境时:“这个社会应充满公平、充满正义、充满友爱。” 这里的 “充满……” 结构的词语排比,简洁地表达出理想社会环境的要素。
(2)在论述诚信的重要性时:“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基,诚信是国家的立国之魂。” 以 “诚信是……” 的结构进行词语排比,清晰地表明诚信在不同主体中的根本地位。
2. 短语排比
(1)当描述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时:“政府职能应向简政放权转变,向优化服务转变,向高效管理转变。”“向…… 转变” 这一短语结构的排比,明确地阐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多个方向。
(2)在阐述乡村振兴的目标时:“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要达成生态宜居的愿景,要完成乡风文明的使命。”“要实现……” 这种短语排比,有力地概括了乡村振兴的几个重要目标。
3. 句子排比
(1)在强调环保的紧迫性时:“森林在哭泣,因为过度砍伐;河流在呜咽,因为污染严重;天空在叹息,因为雾霾弥漫。” 这三个句子分别描述森林、河流、天空的状态,形成排比,生动且富有感染力地表达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在论述文化自信的意义时:“文化自信,让我们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有了挺直脊梁的底气;文化自信,使我们在传承民族文化时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文化自信,助我们在创新文化发展时有了勇往直前的力量。” 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排比,全面地阐述了文化自信的不同意义。
1. 排比内容要有逻辑性
排比的各项内容之间要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例如,按照重要性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或者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等。不能简单地堆砌内容,否则会让排比句显得杂乱无章。
2. 语言简洁明了
排比句虽然强调形式美,但也要避免过于冗长和复杂的表述。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核心内容,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排比句的含义。
3. 与主题紧密结合
排比句的创作必须紧扣文章的主题。无论是阐述观点还是分析问题,排比句都应该是为主题服务的,不能偏离主题另起炉灶。
以上是闪能公考分享的申论考试排比句写作技巧,掌握排比句的写作技巧是提升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从内容和结构等多方面精心构建排比句,同时注意相关的事项,考生能够写出富有感染力、逻辑性强的排比句,从而让自己的申论文章在众多答卷中脱颖而出,吸引阅卷者的目光,更有效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