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能行测|必杀技】赋值法在数量关系当中的妙用

2022-02-03

如果试题当中没有涉及某个具体量的大小,并且这个具体量的大小并不影响最终结果,我们可以使用“赋值法”,将这个量设为某一个利于计算的数值,从而简化计算,节约时间。数量关系考试中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几何问题,溶液问题等经常用到“赋值法”。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这一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赋值法介绍

使用赋值法我们需要满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的是满足赋值条件:题目中存在三个量,满足“A=B×C”的比例形式, 如果只给定了其中一个量或者未给定任何一个量的时候, 可以采用赋值法;“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两个赋值技巧即如果题目中有不变的量优先给不变的量赋值,如果没有不变的量则优先给有限定条件的量赋值。

二、例题精讲

【例1】:现需要购买两种调料加工成一种新调料,两种调料的价格分别是20/千克、30/千克,如果购买这两种调料所花钱一样多,则每千克新调料的成本是?

A.23B.25

C.24D.29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判定本题是一道经济利润问题。我们知道花费、单价、重量这三个量满足:花费=单价×重量,题目中给出了我们两种调料的“单价“,那么我们可以给“花费”或“重量”这两个量中的一个量进行赋值。由于题干里说购买这两种调料所花的钱一样多,即“花费”是一个不变的量,优先赋值。给“花费”赋值后我们要根据花费=单价×重量这一公式算出两种调料的“重量”,为了避免计算过程中出现分数或者小数,我们可以将“花费”赋值为两种调料单价的最小公倍数,即每种调料的“花费”为60元,那么可以算出两种调料的重量分别是2千克和3千克,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两种调料一共花费了120元,总重量为5千克,则每千克新调料的成本为120÷5=24元故选D

【点拨】本题是属于典型的赋值法应用,解题关键是找到A=B×C的赋值条件,优先给不变的量赋值。

【例2】某楼盘的地下停车位,第一次开盘时平均价格为15万元/;第二次开盘时,车位的销售量增加了一倍、销售额增加了60%。那么,第二次开盘的车位平均价格为:

A.10万元/B.11万元/

C.12万元/D.13万元/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判断本题是一道经济利润问题。题目中提到的销售额、销售量、平均价格这三个量满足:销售额=平均价格×销售量,第一次开盘时的平均价格题目中已给出,因此我们可以赋值“销售额”或“销售量”。这里“销售额”和“销售量”都是受条件限制的量,所以我们可以赋值“销售量”也可以赋值“销售额”。如果我们赋值第一次销售量为1,则第一次销售额为15万。第二次开盘时,销售量增加了1倍,即为2,销售额增加了60%,得销售额为15×(1+60%)=24万,故第二次开盘平均价格为24÷2=12万。此外如果我们赋值第一次的销售额为15,也可以算出第二次开盘平均价格是12万,故正确答案为C

【点拨】本题关键是确定销售额=平均价格×销售量,然后给有限定条件的量赋值。

懂你,所以有效!

强针对性学习,备考更省力。

闪能公考,加速实现你的上岸梦想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