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解题,如何使用分数与百分数计算?

闪能公考
2024-09-02

行测考试中,快速而准确的计算能力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分数与百分数作为常见的数学表达形式,在行测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分数与百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帮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题目。行测解题中如何使用分数与百分数计算呢?下面闪能公考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认识分数与百分数


1. 分数

分数是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例如,1/2、2/3 等。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 百分数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通常用 “%”来表示。例如,50%、75% 等。

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百分数可以化为分数,例如 50% = 1/2。


二、分数与百分数在行测解题中的应用场景


1. 数量关系题

行程问题:例如,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 3:4,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路程比等于速度比,即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为 3:4。这里的速度比和路程比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工程问题:在工程问题中,经常会用到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已知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比为 2:3,那么在相同时间内,他们的工作量比也为 2:3。

利润问题:如某商品的进价为 100 元,售价为 120 元,则利润为 20 元,利润率为 20÷100×100% = 20%。这里的利润率就是一个百分数。


2. 资料分析题

在资料分析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数据以百分数的形式呈现。例如,某地区去年的 GDP 增长率为 8%,今年的 GDP 增长率为 10%,求两年的平均增长率。这就需要用到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资料分析中也会涉及到分数的计算,如比重、增长率等问题都可能用到分数的计算。


三、分数与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1. 分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分数的乘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分数的除法: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2. 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百分数的加减法:直接将百分数相加减。例如,50% + 30% = 80%。

百分数的乘法:将百分数化为小数或分数后进行乘法运算。例如,50%×30% = 0.5×0.3 = 0.15 = 15%。

百分数的除法:将百分数化为小数或分数后进行除法运算。例如,50%÷30% = 0.5÷0.3 ≈166.7%。


行测解题,如何使用分数与百分数计算?


四、解题技巧与实例分析


1. 利用分数简化计算

在一些数量关系题中,可以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分数表示,从而简化计算。例如,甲、乙两人同时从 A、B 两地相向而行,甲走了全程的3/5,乙走了全程的 2/5,此时两人相距 100 米,求 A、B 两地的距离。这里可以设 A、B 两地的距离为单位 “1”,那么甲走了3/5,乙走了 2/5,两人一共走了 3/5 + 2/5 =1,说明两人相遇后又相距 100 米,这 100 米占全程的 1 - (3/5 + 2/5) = 0,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两人一共走了3/5 + 2/5 = 1,说明两人相遇,而 100 米占全程的 3/5 - 2/5 = 1/5,所以 A、B 两地的距离为 100÷1/5 =500 米。


2. 百分数转化为分数

在一些题目中,可以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例如,某商品先降价 20%,再提价 20%,求现在的价格是原价的百分之几。设原价为 1,降价 20% 后价格为 1×(1 -20%) = 0.8,再提价 20% 后价格为 0.8×(1 + 20%) = 0.8×1.2 = 0.96。现在的价格是原价的 0.96÷1×100% = 96%。也可以将 20% 转化为 1/5,先降价 1/5后价格为 1×(1 - 1/5) = 4/5,再提价 1/5 后价格为 4/5×(1 +1/5) = 4/5×6/5 = 24/25,现在的价格是原价的 24/25÷1×100% = 96%。


3. 利用分数与百分数的关系进行估算

在资料分析题中,可以利用分数与百分数的关系进行估算。例如,已知某地区去年的 GDP 为 1000 亿元,今年的 GDP 比去年增长了 12.5%,求今年的 GDP。12.5%= 1/8,那么今年的 GDP 为 1000×(1 + 1/8) = 1000×9/8 = 1125 亿元。


以上是闪能公考讲解的行测解题如何使用分数与百分数计算,掌握分数与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完成题目。通过认识分数与百分数、了解其在行测解题中的应用场景、掌握计算方法以及运用解题技巧,考生可以在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率。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