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怎么解答转折文段题型?

闪能公考
2024-08-12

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题型是考查考生语言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部分。其中,转折文段题型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它通过转折词引导文段内容的变化,考查考生对文段整体意思的理解能力。闪能公考来解析如何解答转折文段题型,帮助考生提高解题效率。


一、认识转折文段


转折文段通常在文段中会出现明显的转折词,如“但是”“然而”“却”“不过”等,前后语义发生转折。


二、转折文段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1. 内容转换型

转折前后论述的话题完全不同,重点在转折之后。

例如:“小明数学成绩一直很好,但是语文成绩却不尽人意。”重点强调的是小明语文成绩不好。

解题思路:重点关注转折后的内容,选项应与转折后的内容相符。


2. 内容对比型

转折前后论述的是同一话题的不同方面,需要对转折前后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

比如:“这座城市白天很热闹,然而到了晚上却十分安静。”重点在于说明这座城市白天和晚上的不同状态。

解题思路:需要概括转折前后的内容,不能片面地只选择转折前或转折后的内容。


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怎么解答转折文段题型?


三、通过实例分析


例 1:传统的创新观念认为创新没有固定结构,不遵从规则和模式。想要成为创新者的人被告知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尽情拓展思路,用与你的产品和服务毫不相关的东西做类比”。我们则主张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众所周知的框架内思考,不要跳出它的范围。人在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创造力才是最强的,通过对某个特定的创新任务进行界定,之后对其外延加以封闭,由此,我们大多数人才可能会更具持久的创造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专注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B. 框架内的思维往往会更有助于创新

C. 忽视规则和模式的观念不利于激发创造力

D. 没有固定结构的创新会限制创新者的思维


解析:文段先介绍了传统的创新观念,接着通过“则”进行转折,强调在框架内思考更有助于创新。重点在转折后,B 选项符合。


例 2:虽然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热情和实践在世界各地从未停止过,而对积极心理学的需求却从未像当今社会这般迫切。目前全球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 20 世纪 60 年代高出了 10 倍,而发病年龄也从 60 年代的 29.5 岁下降到今天的14.5 岁。就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蔓延却在加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抑郁症也在蔓延

B. 积极心理学的需求在当今社会尤为迫切

C. 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实践从未停止过

D. 抑郁症的患病率和发病年龄发生了变化


解析:文段开头通过“虽然……而”的转折,强调对积极心理学的需求迫切,后面通过抑郁症的情况进行解释说明。重点在转折后,B 选项正确。


四、解题技巧总结


1. 迅速定位转折词,明确文段的转折关系。

2. 根据转折文段的类型,采取相应的解题思路。

3. 对比选项,排除与文段重点不符的选项。


以上是闪能公考整理的行测备考怎么解答转折文段题型,解答转折文段题型需要我们准确把握转折词,理解文段的逻辑关系,并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能够更加熟练地应对这类题目,提高行测言语理解部分的得分。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