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科目是考查考生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中,贯彻执行题作为一种常见的题型,是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闪能公考将解析贯彻执行题的作答技巧,帮助考生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贯彻执行题通常会给出特定的身份、场景和任务要求,让考生根据给定材料撰写一份公文或应用文体,如通知、报告、倡议书等。其考查的不仅是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整合能力,还包括对相关文体格式和语言表达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 2023 年国考申论中,就出现了要求撰写一份“工作简报”的题目,考生需要清晰了解工作简报的格式和内容重点。
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身份: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便确定语言风格和权限范围。
2. 任务:清楚知道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或事项。
3. 对象:了解行文的对象是谁,从而采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辞。
比如,以“某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向市民发布一份“节约用水倡议书”,与以“某企业负责人”的身份向员工发布的“节能通知”,在语言和内容侧重点上就会有很大不同。
给定材料是作答的基础,要仔细梳理材料中的背景、问题、原因、对策等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合。
可以通过标记、画圈等方式,突出重点内容,避免遗漏。
比如,材料中提到了多个关于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和原因,在撰写倡议书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节水措施。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常见的格式要素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等。
1. 标题:一般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公文的主题。
2. 称呼:根据行文对象来确定,要恰当得体。
3. 正文:通常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开头一般说明发文的背景、目的等;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主要内容;结尾部分则进行总结或提出呼吁、要求等。
4. 落款:包括发文单位和发文日期。
以“通知”为例,标题一般为“关于 XX 的通知”,称呼一般为“各有关单位/个人”,落款要注明发文单位和日期。
贯彻执行题的语言要符合公文的特点,做到准确、规范、严肃。
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随意的表述,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不啰嗦、不冗长。
例如,在撰写“报告”时,应使用客观、中立的语言陈述事实和情况,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
以上是闪能公考讲解的申论考试贯彻执行题的作答技巧,国考申论考试中的贯彻执行题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多积累、多练习,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格式和写作技巧,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