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行测考试的数学运算部分,工程问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它主要涉及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正反比原理解决工程问题,能够极大地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今天闪能公考将详细讲解如何巧妙运用正反比,帮助考生在行测考试中轻松应对工程难题。
1. 工作量:指完成工作的总量,通常设为一个单位量,如“1份工作”。
2. 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它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变量。
3. 工作时间:完成一定工作量所需的时间。
1. 直接比例:当工作量固定时,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直接比例。即效率越高,完成相同工作所需时间越短。
2. 反比关系:当效率固定时,工作量与工作时间成反比。工作量增加,完成工作所需时间也随之增加。
1. 明确问题:明确题目给出的工作量、效率、时间条件,以及所求目标。
2. 设定变量:根据题干条件,如果直接给出具体数值,则直接使用;若未给定,可设工作效率为x(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或直接使用工作时间t。
3. 建立比例:根据正反比关系,构建等式。例如,如果甲乙两人合作效率为两人单独效率之和,且知道甲单独完成工作所需时间,可设甲的效率为a,乙的效率为b,则有a+b=合作效率,再根据各自单独完成工作的时间建立反比关系。
4. 解方程:利用已建立的比例关系,代入具体数值解方程,找到未知量。
例题: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5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解题:
1. 设变量:设甲每天完成的工作量为1/10,乙为1/15。
2. 建立比例:两人合作的效率为1/10 + 1/15 = 1/6,表示两人一天可以完成1/6的工作量。
3. 解方程:整个工作量为1,故两人合作完成时间为1 / (1/6) = 6天。
4. 答案:两人合作需要6天完成工程。
1. 灵活转换:根据题目条件灵活运用正反比关系,有时需要转换思维,从工作量、效率或时间的不同角度出发。
2. 简化计算:尽量通过比例直接计算,避免复杂的乘除运算,减少计算错误。
3. 图表辅助:对于较复杂的工程问题,可以尝试画图辅助理解,直观展现各变量间的关系。
以上就是闪能公考分享的行测考试利用正反比解决工程问题,通过以上步骤和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正反比原理在解决行测考试中的工程问题时具有重要价值。掌握这一技巧,不仅能提高解题速度,还能增强解题准确性。勤加练习,让工程问题不再是行测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