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行测考试部分,数量关系板块的圆桌排列问题常常让考生感到头疼。但不必担心,今天闪能公考将为大家揭示解题的黄金法则,让考生轻松驾驭这类题型,为国考之旅增添一份胜算。
圆桌排列问题,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行测数量关系中的热门考点。它考察的是在圆桌上,如何计算不同的人或物品排列的方式数。与直线排列不同,圆桌排列中的相对位置更加灵活,增加了问题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在圆桌上,由于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排列问题的核心在于消除循环对称性。也就是说,当n个人围坐圆桌时,如果我们选定一个人的位置作为参照点,那么剩下的(n-1)个人就有(n-1)!种排列方式。这是因为,无论从哪个人开始计数,圆桌上的排列看起来都是一样的。
1. 确定参照点:选定一个人为参照点,这样可以将圆桌问题转化为线性排列问题,大大简化计算。
2. 计算排列数:根据选定的参照点,剩余(n-1)个人的排列方式为(n-1)!。这里,“!”表示阶乘,即从1乘到该数。
3. 特殊情况处理:
(1)当题目中有特殊限制,如某些人必须相邻或必须分开坐时,可以将这些特殊个体视为一个整体,再与其他个体一起排列,之后考虑这个“整体”内部的排列方式。
(2)若有相同元素(如相同的椅子),则需使用排列组合中的除法原理,去除重复计数。
4. 实战应用:例如,若题目要求5个人围坐圆桌的不同方式,按照上述方法,我们先确定一人不动,剩下4人有4! = 4 × 3 × 2 × 1 = 24种排列方式。
1. 强化基础:熟练掌握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和原理,为解决圆桌排列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2. 真题演练:通过历年国考真题,尤其是近五年的题目,反复练习圆桌排列题型,熟悉各种变体。
3. 总结归纳:每次练习后,总结解题思路和易错点,形成自己的解题模板。
4. 模拟考试:定期进行模拟考试,限定时间内解答圆桌排列问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题目:现在有6位朋友相约周末在一家圆形餐桌旁聚会,他们想变换不同的座位方式来增加聚会的乐趣。如果规定每位朋友的座位都不能与上一次聚会时相同,问他们有多少种不同的座位安排方式?
解题步骤:
1. 理解题意:本题要求的是6人在圆桌上的不同排列方式,但是有一个特殊条件——每位朋友的座位都不能与上一次相同。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如果没有这个特殊条件,一般圆桌排列问题中,我们选择一个人作为参照点固定下来,然后其余(n-1)个人进行排列,所以通常会有(6-1)!种排列方式。但由于条件限制,我们需要稍微调整解题思路。
2. 应用技巧:虽然题目提出了一个看似限制条件,但实际上在第一次排列时,我们仍然可以使用基本的圆桌排列规则。因为“不能与上一次相同”这一条件实际上在第一次排列时不起作用,所以首次排列方式仍为(6-1)!=5!种。
但是,题目并没有要求我们计算在多次聚会中的所有不同排列,而是容易让人误解。正确的理解是,这是一个关于首次排列的问题,后续的限制条件并不直接影响我们对首次排列方式的计算。
3. 计算解答:因此,我们只需计算在没有任何额外限制条件下的首次排列方式,即5! = 5 × 4 × 3 × 2 × 1 = 120种。
结论:在首次聚会时,他们有120种不同的座位安排方式。
以上就是闪能公考分享的数量关系备考圆桌排列问题,圆桌排列问题虽看似复杂,但掌握正确的解题策略后,你会发现其背后的逻辑清晰且有趣。通过本文的技巧分享,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国考数量关系的备考路上更加得心应手,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向心仪的岗位迈进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