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矛盾法解答国考判断推理题?

闪能公考
2024-03-16

国考中的判断推理题,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重要题型。这类题目往往涉及复杂的逻辑关系,需要考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解答。其中,矛盾法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实用的解题方法。闪能公考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矛盾法解答国考判断推理题,帮助考生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一、矛盾法的基本概念


矛盾法的核心在于识别题干中的“互为矛盾”的两个选项。在逻辑判断中,如果两个命题满足“一真一假”的关系,那么这两个命题就是一对矛盾命题。一旦找到这对矛盾命题,根据题目要求的至少一个为真(或至少一个为假),就能迅速排除其他无关选项,进而确定正确答案。


寻找矛盾线索


面对一道判断推理题时,首要任务是仔细阅读题干,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矛盾信息。这需要对直言命题、假言命题等逻辑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逻辑关联词来判断命题间的关系。


应用矛盾法进行解答


1锁定矛盾项:发现矛盾命题后,先确定其中一个为真,则另一个必为假;反之亦然。

2排除无关项:基于矛盾关系排除掉非矛盾的其它选项,因为无论题目的真实情况如何,这些选项都不可能是正确答案。

3结合题意验证:在剩余的选项中,结合题干背景和其他逻辑条件进一步筛选,最终确认正确答案。


如何利用矛盾法解答国考判断推理题?


实战案例


题目示例:在某次公务员面试中,有五位候选人A、B、C、D和E参加竞争。对于最终结果,有以下5条陈述:


1.如果A被录用,则B也会被录用。

2.C或D至少会有一人被录用。

3.如果B没有被录用,则E会被录用。

4.D不会被录用。

5.A和E最多只能录用一人。


问题:根据以上陈述,下面哪项推断一定是正确的?


A. A和B都被录用

B. E被录用

C. C一定被录用

D. A没被录用


解答步骤:


分析各个选项,寻找可能的矛盾关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第1条和第5条陈述之间存在潜在的矛盾关系:

1如果A被录用(即第1条成立),则按照“如果...则...”的逻辑,B也必须被录用。

2然而,如果A被录用(同时考虑第5条),那么E就不能被录用,因为最多只能录用一人。


由此我们发现,如果A被录用,就无法满足第3条“如果B没有被录用,则E会被录用”的条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B必然也被录用,所以E不可能被录用。

因此,A被录用与E被录用形成了互斥的一对矛盾命题。既然这对矛盾已经出现,我们就可以用矛盾法排除其他无关选项。


1排除A选项(因为其涉及到A被录用,这将导致E不能被录用);

2同样地,由于上述矛盾,我们也可以排除B选项(因为它表明E被录用);

3对于C 选项,仅从已知信息看,并不能确定C一定会被录用;

4对于D 选项,虽然第4条明确指出D不会被录用,但我们仍然需要验证它是否直接由矛盾关系得出。


在这个案例中,尽管D不被录用是一个确定的信息,但它并非基于矛盾关系得出,而是直接从题干中的第4条陈述得到。不过,在排除了A和B之后,只剩下C和D两个选项,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确认D选项是正确的推断。


以上是闪能公考分享的如何利用矛盾法解答国考判断推理题矛盾法是解答国考判断推理题的一种利器,它能有效缩短思考时间,提高解题效率。备考者应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这一方法,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定能在国考战场上占得先机,攻克判断推理难题,赢得高分。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