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确实是一年比一年难,能在反复失败中坚持下来的很少,而一次性考过的更少,想进入体制,说白了还是得坚持!当然在坚持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备考计划也是很重要的。
闪能找到了一位历经省考失败,依然不忘初心,再战省考,最终成功上岸的佳佳同学,下面是她的备考经分享!
大学毕业时候的我,还不知道省考是什么,也没有想过要参加省考,现在想想,有点后悔。
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真的很重要!!!
国考当中,绝大部分的职位都是为应届毕业生准备的,如果我当时好好利用这个身份,也许可以提前上岸吧。在此认真的提醒一下应届毕业生,一定要好好利用你们的这个身份,不管是考公,还是进国企及大公司,应届毕业生的身份都是非常有用的。
2020年我第一次参加省考,笔试成绩是132,差5分进面。当时真是有点灰心丧气,信心严重受挫,不知道怎么办。
2021年2月份,开始报名前一个月的时候。我把自己关在房子里,静下心来,认真的想了很久。到底要怎样才能把成绩提上去,哪怕提高个5分也好,这样不就可以进面了吗。我把省考的历年真题买回来仔细分析,做题,总结。
从结果来看确实是有用的,4月份,成绩出来了,第二次省考笔试145,第一名,比第二名高了十多分。
下面进入重点,说说我是如何准备的,主要分为行测和申论两大部分,准备2022年省考的小伙伴要认真听啦,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你提高你的分数。
一、行测,根本方法在于两个字---做题。
真的,别小看这个方法,真的非常有用。古人说,熟能生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真的不无道理。多做题目,绝对有用。
我在省考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每天坚持做一套行测的卷子。先做模拟题,后面半个月做历年真题。
同时,把做错了的题目按题型进行归纳总结,不断的进行复习,没事的时候就把做错的题目拿出来看看,想想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千万不要把做完的卷子一扔,不管了。做过的卷子都是宝,上面有你错误的思维方式与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正确率一定会大幅的提高的。
第三个方面:先做容易的,后做难的。在做题目的时候,碰到不会的,立马跳过。要知道,行测是不可能有人能全部做完的,也不用行测考一百分。把会做的争取全部拿到分,不会的捡一些分,不就有六十大几了吗。我行测小计算题,基本上全都是蒙的,因为时间不够,总分不也有140。
总结一下做行测的三大密决:多做题;复习做错的题;先易后难把容易的题目的分数拿到。
二、申论,根本方法在于两个字—总结
首先是申论前面的归纳概括题。
做这种题要遵守以下原则:不能照抄材料,要自己进行概括。举个例子,材料中讲到的成本有哪些,请进行概括。你不能照搬材料,什么成本,什么费用直接写上去,这样一定得低分。
正确的答题方法是:先进行归类,再列举具体的费用成本。例如生产成本归成一个大类,包括工人工资什么的,原材料费用什么的。运输成本归成一个大类,包括高速路过桥费,油费,汽车租赁费什么的。不能直接答成本有:工人工资费用,原材料费用,高速路过桥费,油费。要归类进行答题!
其次是大作文:标题、正文、对策、结尾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点。
1.标题
标题一定要简明扼要,主旨突出,观点明确。让阅卷老师一看你的标题就知道你这篇文章的主旨。
例如,标题A:小明是一个好人,这个标题就比较模糊,观点不明确,换一个标题,小明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观点是不是更加清楚明确了呢。
取标题,多看看人民日报/热点透视/新闻联播的评论,评论员文章,看看他们是怎么取标题的,你照葫芦画瓢就行。
举几个例子:XX是XXX的必然之路/保障/压仓石/守护神。总之,标题的观点要非常明确,让阅卷的老师一看就知道你整篇文章的中心主旨。
然后就是引文,也就是第一段。开头可以用一些非常有名的诗名,或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或者名人名言。这可以提高你这篇文章的层次。
切记,引用的一定要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一致。例如,这篇文章讲的是创新,那么所引用的也一定是关于创新这个主旨的名人名言或者领导人的讲话,决不可以引用别的主旨的讲话或者名人名言。例如讲治理腐败的,或者保障民生的这样的名人名言或者领导人的讲话。
2.正文
第一点,结构方面。正文一定要按是什么现状,原因,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状,对策(怎么办),这样的结构来写。
第二点,文风方面。你写的是模拟政府公文,切忌把申论写成抒情文,散文。一句话,不要有太多的个人情感的表达,应该要写成没有个人情感像公告一样的文章。
第三点,紧紧抓住和利用所给的材料。现状/原因/对策,基本上材料中都是可以找的到的,一定要从材料中找现状和原因,然后概括。
3.对策:
对策单独拿出来讲,因为对策一般是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写对策一定要坚持的两大原则:
一是可操作性。也就是你写的对策是实实在在可以实行的,不要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对策。例如,对人民群众加强监督管理。我国有13亿人口,怎么加强监督管理,谁去监督管理。这样的对策就不切合实际了。一定是实实在在可以实行的方法。
第二个方面:对策尽量上升到国家层面,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衔接。例如,国家现在在讲运用互联网+,在讲全面依法治国,在讲双创,你都可以用到你的对策当中去。与国家大的方针政策相呼应的对策,会让阅卷老师感觉到,你是很有理论高度的,不得高分都不行。
这些要平时多关注时事,多积累,最好可以用一本本子专门来记录,当前国家与国家领导人在讲什么,在宣传什么。
4.结尾
结尾一般是呼吁与号召,把整编文章的主旨进行升华的。结尾也应尽量与国家当前提的口号,当前实行的政策,或者领导人的讲话呼应起来,从而提高整篇文章的高度。
举几个例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相信,人人争先创新,企业争先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建成创新型国家。
特别说明一下,申论一定要下笔写,不要总是停在口头上记/背/看,这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动笔写,多练。然后在检查自己写的文章有哪些不足,记下来,下次写的时候予以改进。
回顾我的备考过程,我知道备考过程中,会因为被无形的压力所打压,对看不见的结果而丧失信心,但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永远别对自己丧失信心,压力都只来源于自身,既然选择了,我们就别轻易放弃,不到最后一刻,没人会知道结果怎么样!考公之路需要耐心,更需要方法。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上岸有所帮助。
闪能小结:
佳佳同学历经公考失败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积极地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这点是很难得可贵的。2022年各地省考正在拉开序幕,上岸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准备好了吗?有任何公考方面的问题,欢迎找闪能交流。
闪能公考,
强针对性学习,备考更省力。
闪能公考,加速实现你的上岸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