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往往涉及大量与增长率、现期量和基期量相关的题目。其中,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基期量是众多考生亟待掌握的关键技能。本文闪能公考将深入解析基期量的计算方法,并提供一套高效的解题策略。
基期量是指相对于某一时期而言的前期数据,通常用于描述某个指标在历史上的原始数值。例如,在经济统计中,201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于2020年就是基期量。
计算基期量的一般公式:基期量 = 现期量 / (1 + 增长率),其中,增长率通常以百分数形式给出。
如果已知现期量和增长量,则基期量 = 现期量 - 增长量。
连续两年的增长情况:若已知某指标第一年的增长率r1,第二年的增长率r2,以及第二年的现期量,则基期量 = 第二年现期量 / (1+r1) * (1+r2)。
简化运算:对于某些简单的增长率,如5%或10%,可以直接通过脑内估算快速得到近似结果。
巧用选项:利用选项间的差距,可以进行适当的估算法,避免繁杂的计算过程。
逆向思维:有时从最终结果反推至初始状态更易操作,例如先算出现期量占基期量的比例,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倒推出基期量。
【题目】某企业2021年销售收入为36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0%。请问该企业在2020年的销售收入是多少?
解答步骤:根据题意,2021年的销售收入是基期量(即2020年销售收入)的120%(因为增长率是20%,即原基数的1+20%=120%)。设2020年的销售收入为x,则有以下等式:
2021年销售收入 = 2020年销售收入 × (1 + 增长率) 360万元 =x × (1 + 20%)
接下来,我们计算基期量x:
360万元 ÷ (1 + 20%) = 360万元 ÷ 1.2 = 300万元
因此,该企业在2020年的销售收入为300万元。
以上就是闪能公考介绍的关于数量关系如何快速计算基期量,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考生们应熟练运用上述方法,逐步提高解决基期量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