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7.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汉·刘向《说苑·建本》
8.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9.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12.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1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14.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1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9.言不信者,行不果。——孔子
2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21.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2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23.道德当身,不以物惑。——管仲
24.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韩愈《五箴》
25.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
26.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总书记
27.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28.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
29.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章炳麟
30.人而无德,生而何益。——法国谚语
31.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普卢塔克(古罗马)
32.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富兰克林
33.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托尔斯泰
34.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35.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36.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约翰·赫尔达
37.文化就是了解世界上人们说过的最好的思想。——阿诺德
38.文化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和社会兴衰的尺度。——努弯詹·拉纳哥
39.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40.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
41.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