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指代词如何找出文段主旨?

闪能公考
2025-09-19

行测言语理解考试中,片段阅读题常常让考生陷入“读得懂却抓不准”的困境。除了常见的主题词、关联词外,指代词也是破解文段主旨的重要线索。通过分析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可以快速锁定文段重点,尤其适用于“总—分—总”或“分—总”结构的材料。本文闪能公考来讲解指代词如何找出文段主旨。


一、指代词的作用及类型


1. 指代词的作用

指代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替代前文内容,避免重复表述,使文段更通顺简洁。


2. 指代词的类型

(1)人称指代词: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可指代具体人物或事物。

(2)事物指代词:如“这、那、这些、那些、此”,用于指代具体或抽象事物。

(3)时间地点指代词:如“现在、当时、这里、那里”,用于指代特定时间或地点。


3. 指代词与主旨的关系

(1)指代词作为主旨:在文段结尾,指代词常对前文进行总结概括,可能直接体现主旨。如一段文字阐述某政策优势后,结尾以“这些优势”总结,强调政策合理性。

(2)指代词引导主旨:文段常围绕特定对象展开,指代词可引导关于主旨对象的论述。如以“该地区发展”为核心,用“在这里”指代地区,引出发展举措。

(3)指代词串联内容呈现主旨:指代词在文中多次出现,串联相关内容,需结合理解主旨。如反复提及“这种现象”,通过对指代内容的分析,把握主旨。


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指代词如何找出文段主旨?


二、利用指代词找主旨的方法


1. 分析指代词的内容

准确理解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需回溯前文,找到其替代对象,结合语境理解含义。如“这件事让人深思”,需明确“这件事”的具体事件。


2. 关注指代词的指示作用

指代词常作为总结性词汇,出现在文段关键位置,如结尾或转折处。关注其指示作用,可快速定位主旨。如“综上所述,这些因素”,引导主旨所在。


3. 结合上下文理解

指代词与上下文紧密相关,要结合前后内容理解其在文段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把握主旨。如文中描述某现象后,用“因此”引出结论性指代词,需结合前文现象理解结论。


4. 运用指代词解题的注意事项

(1)避免指代错误:理解指代词要确保其与前文一致,避免指代不明确或错误。如“它”指代前文唯一物体。

(2)结合语境判断:指代词理解需结合语境,考虑语气、情感等,全面把握含义。如“这真让人惊喜”,结合语境判断“这”的内容及情感。

(3)综合分析运用:指代词解题需和其他方法(如主题词法、结构分析法)结合,提高准确性。如主题词法确定范围,指代词法缩小重点。


行测言语理解中,指代词对于找文段主旨有重要作用。考生备考时要重视指代词,掌握其类型及用法,学会利用指代词找主旨,提高解题能力。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