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考试,承接叙述题是考查考生逻辑连贯性和语境把握能力的题型。题目通常给出一段未完成的文字,要求选择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的内容。许多考生因忽视文段尾句的提示作用,或受选项干扰而误选看似相关但偏离主线的答案。只要掌握解题技巧,就能快速锁定正确答案。那么闪能公考来讲解如何掌握承接叙述题的解题技巧。
1. 明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确定是 “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还是 “最不可能讲述的是”,不同的提问方式会影响答案的选择。
2. 理解文段主旨:快速阅读文段,把握其主旨大意,理清结构和行文逻辑。注意文段中的关键词、关键句以及标点符号等,这些能帮助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路。比如,文段中出现转折词“但是”“然而”,其后的内容通常是作者强调的重点,也可能是接下来要展开论述的方向。
尾句在承接叙述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1. 尾句提出新话题:若尾句引入了一个新的话题,接下来作者很可能会围绕这个新话题展开详细的论述,包括解释说明、分析其重要性、探讨其影响等方面。比如,文段前半部分一直在讨论环保的重要性,尾句突然提到“近年来,垃圾分类成为环保领域的新焦点”,那么下文很可能就会具体讲述垃圾分类的相关内容。
2. 尾句提出问题:当尾句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时,作者接下来一般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对策建议等。例如,文段尾句是“如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呢?” 接下来的内容就大概率会从多个角度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3. 尾句提出新概念:如果尾句给出了一个新概念,接下来作者通常会对这个概念进行解释定义,阐述其内涵和外延,或者通过举例等方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比如,尾句说到“量子通信是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下文就可能会详细解释量子通信的原理、特点以及优势等内容。
分析整个文段的行文脉络也对解答承接叙述题有很大帮助。常见的行文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分总分等。
1. 总分结构:如果文段是总分结构,开头先提出一个总的观点或话题,然后接下来分别进行阐述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题目问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内容,那么答案可能是对总论点进一步分述的某个方面,或者是与总论点相关的另一个例子或论据等。例如,文段开头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后面分别从书籍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那么接下来可能还会继续讲述书籍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意义。
2. 分总结构:对于分总结构的文段,前面列举各种现象、问题或观点等,最后进行总结概括。此时,作者接下来可能会围绕这个总结性的观点展开深入分析,或者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等。比如,文段先分别列举了当前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尾句总结说“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接下来作者就可能会讲述如何整治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方法措施。
1. 排除无关项:对于跟材料论述话题无关的选项要进行排除。
2. 排除文中已论述信息:文中已经论述过的信接下来作者不会再次进行论述,所以这样的选项也可排除。
3. 排除跳跃性信息:并不是文段接下来要论述的信息,而是材料之后要论述的信息,这样的选项也应排除。
在初步筛选出可能的正确选项后,将其代入题干进行验证,看是否能使论证成立或削弱论证。如果代入后,论证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合理,论点得到有力支持,则该选项为加强论证的正确答案;反之,若论证的逻辑关系被破坏,论点的可信度降低,则为削弱论证的正确答案。
要解答好行测言语理解中的承接叙述题,需要考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在备考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才能在考试中迅速、准确地应对这类题目,为行测言语理解部分取得高分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