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主旨概括题是分值高、占比大的核心题型。许多考生容易误选非重点内容。其实文段中转折关系是关键的信号之一,当出现“但是”“然而”“却”“实际上”等转折词时,重点内容通常落在转折之后。那么接下来闪能公考来讲解如何根据转折关系解答主旨概括。
转折关系是文段中常见的逻辑关系,通常通过转折词来体现。如 “但是”“然而”“却”“可是”“不过”“其实”“事实上”“实际上”等。这些词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文段的重点将发生转变。例如,在文段 “虽然小明很努力,但是成绩却不理想” 中,“但是” 后面的内容 “成绩却不理想” 才是作者真正想要强调的重点。
1. 关注标志词
快速扫描文段,寻找转折词是识别转折关系的关键。这些标志词如同文段的路标,指引着我们找到重点内容。除了常见的转折词,还有一些非典型标志词,如“殊不知”“截然不同”“截然相反”“相对而言” 等,也需留意。
2. 分析语义变化
并非所有转折关系都有明显转折词。有时,句子之间通过语义相反或存在对比来体现转折关系。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明显转折词,考生也需分析句子之间的语义是否相反或存在对比,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转折关系。
3. 确定重点内容
多数情况下,转折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例如,“他虽然很努力,但成绩却不理想”,重点在转折后,强调成绩不理想。但也有特殊情况,有些转折文段通过对比不同情况或观点,并没有绝对重点,需综合概括两部分内容。如“有的人一生平淡无奇,而有的人一生波澜起伏”,强调人生多样性,需概括两部分内容。
4. 结合选项排除干扰
根据转折关系和重点内容,排除与转折后内容不符的选项。正确选项通常与转折后内容直接相关,或能准确概括对比内容。若转折后强调环保问题严峻,而选项与此无关,则排除。
1. 案例一
题目:如果能够做好南极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评估,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南极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为与南极大陆极为广袤的地域相比,游客活动的地域仅为总面积的 3% 左右。而如何管理好长期设在南极的科考站,才是更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被废弃的科考站,已对南极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威胁。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南极生态环境评估的意义
B. 南极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C. 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D. 南极科考站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
(1)文章虽然以“南极旅游”开头,但这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通过对比引出更棘手的问题。它承认通过评估和规定,旅游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文章真正的重心在后半部分,通过转折词“而”和“才是”明确指出,管理科考站(尤其是被废弃的科考站)是更大的挑战,并且它们“已对南极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威胁”。
(3)因此,文章的核心意图是提醒人们关注长期人类活动(科考站)所带来的、可能比旅游更严重的生态影响。因此,D选项更具体、更准确地概括了文章的意图。
2. 案例二
题目:传统理论认为,人类祖先由于气候变化、树木减少,被迫离开树栖环境,选择在地面上直立行走。一项最新研究则认为,早期人类直立行走源自现今非洲东部和南部崎岖山脉地区,该地形是上新世时期火山喷发和构造板块移动形成的。人类的祖先被岩石地形和峡谷所吸引,这里可提供很好的庇护栖息地,有机会诱捕猎物;这种环境要求早期人类具备直立行走和攀登的能力,因此人类祖先最终逐渐进化为两足直立行走。
下列哪项与最新研究的结论相符:
A. 气候变化导致早期人类选择直立行走
B. 人类祖先选择直立行走是为了更好适应地形环境
C. 地质条件的变化改变了人类早期祖先的行走方式
D. 人类祖先由于食物匮乏被迫离开最初的生活环境
解析:
A. 气候变化导致早期人类选择直立行走:这与传统理论相符,但与最新研究不符,因为最新研究强调地形而非气候变化。
B. 人类祖先选择直立行走是为了更好适应地形环境:这与最新研究结论直接相符,因为研究指出崎岖地形要求直立行走。
C. 地质条件的变化改变了人类早期祖先的行走方式:最新研究提到地形是地质变化(火山喷发和构造板块移动)形成的,但研究的核心是地形环境本身要求直立行走,而非地质变化直接改变行走方式,因此该选项不如B选项准确。
D. 人类祖先由于食物匮乏被迫离开最初的生活环境:最新研究未提及食物匮乏,而是强调人类祖先被地形吸引,因此不符合。
正确答案:B
转折关系是解答行测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的重要技巧。考生在备考中要注重积累转折词,理解转折关系的语义变化,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运用技巧的能力。这样,在考试中就能迅速抓住文段重点,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