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判断推理中,三段论前提型问题要求考生在已知部分前提和结论的情况下,补充一个合适的前提以使结论成立。许多考生面对此类问题时感到抽象难懂,容易陷入“凭语感选答案”的误区。其实,掌握解题技巧,便能快速破解这类题目。那么闪能公考来讲解如何解答三段论前提型问题。
三段论前提型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个三段论的结论和部分前提,要求考生找出使该三段论成立的另一个前提。例如,已知结论为 “有些公务员是党员”,一个前提为“所有党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找出另一个前提。
1. 主谓拆分法
主谓拆分法是解答三段论前提型题目的常用方法之一。具体步骤如下:
(1)拆结论:将结论拆分为一个前提含主项,一个前提含谓项。例如,对于结论“有些公务员是党员”,可以拆分为 “有些公务员是 X” 和 “X 是党员”。
(2)对比题干命题与拆分所得到的两个前提:找到含有相同概念的前提,并根据需要进行转换。
(3)确定所缺前提:即剩余拆分所得前提。
2. 画文氏图法
画文氏图法也是解答三段论前提型题目的有效方法之一。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已知前提和结论,画出文氏图:例如,已知前提为 “所有党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结论为“有些公务员是党员”,可以先画出 “党员” 和 “为人民服务的” 两个集合的关系,再根据结论画出 “公务员” 和 “党员” 的关系。
(2)观察文氏图,确定缺失的前提条件: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需要在“公务员” 和 “为人民服务的” 之间建立联系,即 “有些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
3. 代入排除法
代入排除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直接的解题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将选项中的前提条件依次代入题干中,进行推理验证:如果代入某个选项后,能够使三段论成立,则该选项为正确答案;如果代入某个选项后,三段论不成立,则该选项被排除。
4. “3×2”原则与“否定词”原则
(1)“3×2” 原则:有效的三段论推理中共有 3 个概念,每个概念分别出现 2 次。
(2)“否定词” 原则:前提与结论中否定词个数的奇偶性一致。例如,已知前提“所有参加 4×100 米比赛的田径运动员都参加了 100 米比赛” 中的否定词个数是偶数,结论 “有些参加 200 米比赛的田径运动员没有参加 4×100 米比赛” 中的否定词个数是奇数,由此可判断所选前提中否定词个数应为奇数,所以排除否定词个数是偶数的选项。
1. 注意前提的真实性:要确保所选择的前提条件是真实可靠的,不能选择那些与常识或已知事实相悖的前提条件。
2. 注意推理的严密性:在进行推理过程中,要保持逻辑的严密性,不能出现跳跃性思维或不合理的推理步骤。
3. 注意选项的比较:在多个选项都看似合理的情况下,要对选项进行仔细比较,选择那个最能使三段论成立、逻辑关系最紧密的选项。
三段论前提型题目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通过认识题型特点、掌握主谓拆分法、画文氏图法、代入排除法等解题方法,以及注意相关事项,考生可以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此类题目,提高行测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