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判断推理备考,联言命题有哪些解题技巧?

闪能公考
2025-08-28

行测判断推理联言命题逻辑判断的重要题型,它由两个或多个支命题通过“并且”“而且”“既……又……”等关联词连接,表示多个情况同时成立。联言命题在真假推理、翻译推理和日常判断中频繁出现,是构建复杂逻辑关系的“基石”。本文闪能公考来详细介绍联言命题有哪些解题技巧。


一、理解联言命题的基本概念


联言命题是断定多个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其标准形式为 “A 且 B”,其中 A 和 B 分别为两个简单的命题。只有当所有联言支均为真时,整个联言命题才为真。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只有当“小明聪明”和“小明勤奋”这两个联言支都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理解这一点是解答联言命题的基础。


二、掌握联言命题的解题技巧


1. 分析联言命题的真假关系

联言命题的真假关系是解题的基础。考生需要明确,联言命题为真当且仅当所有联言支都为真;只要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例如,对于命题“这个水果是苹果并且是红的”,如果水果不是苹果或者不是红色,该命题就为假。


2. 掌握联言命题的否定形式

联言命题的否定形式是“非 A 或非 B”,即只要有一个联言支不成立,其否定命题就成立。例如,“并非小明既聪明又勤奋”等价于“小明不聪明或者不勤奋”。理解这一点对于解答联言命题相关的推理题至关重要。


3. 运用联言推理的有效式

联言推理的有效式包括合成式和分解式。

(1)合成式:如果已知各个联言支为真,可以推出联言命题为真。例如,已知“小明聪明”和“小明勤奋”均为真,可以推出“小明既聪明又勤奋”为真。

(2)分解式:如果已知联言命题为真,可以推出各个联言支为真。例如,已知“小明既聪明又勤奋”为真,可以推出“小明聪明”和“小明勤奋”均为真。


4. 结合其他逻辑命题综合推理

在实际考试中,联言命题往往与其他逻辑命题(如选言命题、假言命题)交织在一起。例如,假言命题可能包含联言命题作为条件,或者联言命题中包含选言命题的部分。学会灵活运用逻辑连接词,将不同命题类型结合起来综合推理,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


行测判断推理备考,联言命题有哪些解题技巧?


三、实战案例解析


例题:已知以下三个联言命题:

小张去了图书馆并且借了书。

小李在操场跑步并且没有带水。

小王完成了作业并且参加了聚会。


如果只有第二个命题为假,那么以下哪个选项一定为真?

A. 小张借了书。

B. 小李带了水。

C. 小王参加了聚会。

D. 小张去了图书馆并且小李带了水。


解答:

1. 明确已知条件:第二个命题 “小李在操场跑步并且没有带水”为假。

2. 分析第二个命题:根据联言命题的真假关系,第二个命题为假说明“小李在操场跑步” 和 “小李没有带水” 中至少有一个为假。

3. 选项分析:

选项 A:仅从小张的命题无法确定是否借了书。

选项 B:第二个命题为假,说明 “小李带了水” 或 “小李没在操场跑步”,但无法确定一定是带了水。

选项 C:小王的命题为真,所以 “小王参加了聚会” 一定为真。

选项 D:无法确定小张是否去图书馆和小李是否带水。

4. 结论:正确答案为C。


联言命题是行测逻辑判断中的基础题型,掌握其基本概念、真假关系、否定形式以及推理规则是解题的关键。考生要通过大量练习,熟悉联言命题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学会区分联言命题与其他复合命题,并注意多联言支的情况。通过系统的备考,考生可以提高解答联言命题的效率和准确性,为行测逻辑判断部分取得高分打下坚实基础。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