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技巧,如何使用赋零法解答不定方程?

闪能公考
2025-08-22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中,不定方程问题是高频考点,频繁出现在工程、利润、分配等应用题中。面对看似条件不足的题目,许多考生束手无策。此时,“赋零法”作为一种高效巧妙的解题技巧,能帮助考生快速锁定答案。今天闪能公考来讲解如何使用赋零法解答不定方程。


一、赋零法的基本原理与适用条件


赋零法主要用于不定方程组求解整体量的场景。当未知数个数多于方程个数时,方程存在无数组解。此时,若题目要求求解的是多个未知数的和或某种组合,可采用赋零法。通过将其中一个未知数设为0,把不定方程组简化为不定方程,降低解题难度。


二、赋零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定未知数

为题目中的各个变量设定合适的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表示。例如,在涉及购买不同物品的问题中,可分别设各类物品的单价或数量为不同的未知数。


2. 建立方程组

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建立不定方程组。例如,若题目给出了购买甲、乙、丙三种货物不同组合下的总花费,就可以分别建立对应的方程。


3. 选择赋零对象

观察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复杂程度,选择系数较为复杂的未知数进行赋零。这样可以简化后续的计算过程,降低解题难度。


4. 代入求解

将选定的未知数赋零后,代入原方程组中,依次求解其他未知数的值。例如,若将某个未知数设为0后,方程组中的其他方程就可以转化为简单的线性方程,从而方便求解。


5. 求解目标表达式

在求出其他未知数的值后,将其代入目标表达式中,计算出题目所要求的值。


三、赋零法的注意事项与适用场景


赋零法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方程组中未知数多于方程数;题目要求求解的是多个未知数的和或某种组合,而非单一未知数的具体值;未知数可以取非整数值,即题目未对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做严格限制,允许未知数为小数或分数等。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技巧,如何使用赋零法解答不定方程?


四、实战解析


1. 案例一

题目:木匠加工2张桌子和4张凳子共需要10个小时,加工4张桌子和8张椅子需要22个小时。问如果他加工桌子、凳子和椅子各10张,共需要多少小时?

A.47.5 B.50   C.52.5   D.55


解析:设加工每张桌子、凳子、椅子分别需要x、y、z小时,根据题意可得:2x + 4y= 10 ①,4x + 8z = 22 ②。使用赋零法,令x= 0,代入方程①可得4y = 10,解得y = 2.5;代入方程②可得8z = 22,解得z = 2.75。因此,加工各10张所需时间为10(x + y + z) = 10×(0 + 2.5 + 2.75) = 52.5小时,正确答案为C。


2. 案例二

题目:买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甲3件、乙7件、丙1件,需花费3.15元;如果甲4件、乙10件、丙1件,需花费4.20元。甲、乙、丙各买一件,需花费多少钱?

A.1.05元   B.1.40元   C.1.85元   D.2.10元


解析:设甲、乙、丙的单价分别为x、y、z元,根据题意可得:3x +7y+z =3.15 ①,4x +10y +z =4.20 ②。使用赋零法,令y = 0,代入方程①得3x + z =3.15;代入方程②得4x + z =4.20。解得x =1.05,z =0,此时x + y + z =1.05 +0 +0 =1.05元,正确答案为A。


赋零法是解决不定方程问题的实用技巧,能有效简化计算。熟练掌握后,可快速破解不定方程难题。备考时,多练习、总结经验,结合其他方法灵活解题,提升行测数量关系的解题效率。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