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考试,主旨概括题是考查频率最高、分值占比最大的题型之一。许多考生面对长篇论述材料时,常常抓不住重点。其实,假设句不仅是语言表达的修辞手段,更是作者传递观点、隐含态度的重要信号。那么闪能公考就来讲解如何通过假设句解答主旨题。
假设句通过设定条件和结果,能清晰展现文段逻辑关系,体现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常见的假设句类型包括简单假设句和复合假设句。简单假设句直接通过“如果……那么……”“假如……就……”等关联词设定条件和结果,例如“如果明天下雨,那么比赛取消”。复合假设句则包含多个条件或结果,通过“不仅……还……”“不但……而且……”等关联词连接,例如“如果明天下雨,那么不仅比赛取消,而且运动会也将延期”。
1. 识别文段中的假设句
仔细阅读文段,找出其中的假设句。假设句通常由特定关联词引导,如“如果”“假如”“只要……就……”“只有……才……”等。这些关联词是识别假设句的关键标志。
2. 分析假设句的逻辑关系
(1)条件与结果:明确假设句中设定的条件和结果,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如果明天下雨,那么比赛取消”中,条件是“明天下雨”,结果是“比赛取消”。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判断假设句中条件的性质。充分条件表示有此条件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结果,而必要条件表示产生结果必须具备此条件。
3. 结合文段背景和语境理解假设句
将假设句置于整个文段背景中理解,结合上下文信息,把握作者通过假设句传达的意图。例如,文段讨论环保措施,出现“如果每个公民都能自觉减少塑料使用,那么环境质量将得到显著改善”,结合背景可知作者强调公民环保行为的重要性。
4. 通过假设句提炼主旨观点
(1)直接表明观点:有些文段通过假设句直接表明作者观点。例如,“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直接表达作者对努力与成功关系的看法。
(2)隐含观点:部分文段的主旨观点隐含在假设句中,需深入分析。例如,“如果忽视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国家的长远发展将受到影响”,隐含作者认为应重视基础教育的观点。
5. 注意干扰项
在选项中,可能存在与假设句相关但不符合文段主旨的干扰项。要仔细辨别,排除干扰。例如,文段强调假设句中的条件重要性,而选项中描述结果重要性的项则为干扰项。
例题1:外科手术和放、化疗对癌症治疗的效果可以肯定,但不满意。由于存在对自身的损伤,加剧了正不胜邪的矛盾,给癌细胞复活繁殖以可乘之机,一旦复活,卷土重来,而自身正气削弱殆尽,无力抵挡,导致复发率高,存活率低的结果。若能与中医在理、法、方、药实际内涵上切实融合,杜绝形式上的凑合,定能弥补这种不满意,使正不胜邪转化为邪不胜正,则可望获得圆满结果。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癌症有着复发率高、存活率低的特点
B.中医可能会对癌症的治疗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C.外科手术等西医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癌症
D.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能会从根本上治愈癌症
解析:文段第一句通过转折词“但”指出外科手术对癌症的治疗效果令人不满意。第二句通过“由于”对第一句进行原因解释,指出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癌症会导致复发率高、存活率低的结果。第三句通过假设词“若能…定能…”进行假设,指出西医与中医切实融合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获得圆满结果。整个文段意在说明西医要与中医切实融合。选项D强调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符合文段强调的内容,当选。
例题2:当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到来之后,将会出现更能“云”的公司。那个时候的公司,将在坚守其经济属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其社会属性,呈现出社会组织的突出特征。因为互联网、数字化、云计算、移动终端等技术,一方面为企业赋能,让企业强大;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赋能,让消费者大联合。如果公司不突出社会属性,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它就无法持续“经济”下去。例如,一位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汽车有“天然”缺陷,制造企业就会把同类车召回,否则,消费者就可能不再买它的任何一款车。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将改变公司的基本属性
B.社会属性是公司在未来必须凸显的一种特质
C.“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是公司社会属性的核心内容
D.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消费者团结的可能性
解析:文段前两句话指出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到来之后,公司将在坚守经济属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其社会属性。第三句话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第四句话通过假设句提出对策,说明公司需要突出社会属性。最后一句话通过举例进一步说明。综合来看,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公司在未来要突出社会属性。选项B是对观点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假设句在主旨题中是重要线索,通过识别假设句、分析其逻辑关系、结合语境理解并提炼观点,可准确解答此类题目。备考时多练习,熟练运用假设句解题技巧,能提升答题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