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是考生们争取高分的关键模块。然而,许多考生虽能做对题目,却因计算耗时长、阅读效率低而无法在25-30分钟内完成,导致整体行测时间紧张。那么闪能公考来讲解如何提升资料分析做题时间,帮助考生提升资料分析的得分率和做题速度。
1. 先看问题,再读材料
快速浏览问题,明确所需数据和考点,再阅读材料,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例如,问题问某市2022 年的 GDP 增长率,则重点查找相关数据。
2. 标记关键数据
阅读材料时,用笔标记重要数据和时间点,便于后续查找。如材料中提到 “2022 年 GDP 为 1000 亿元,比2021 年增长 25%”,可标记这些关键数据。
3. 快速梳理材料结构
拿到一则材料,尤其是文字型材料,要利用 5 到 10 秒的时间快速浏览材料,分清材料结构,是总分结构、分总结构还是总分总结构,然后勾画出每段文字描述的主要对象。如果遇见独段材料,则快速将材料分层,找出每层主要描述的对象。
1. 直除法
直除法适用于比较或计算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得到商的首位或前两位,快速估算结果。例如,计算 32409/4103 时,可用直除法快速估算首位为 7 或 8 等。
2. 约分和范围限定
在计算过程中,先对数据进行约分,简化计算。例如,计算 200/800 时,可约分为 1/4,即 25%。根据选项范围快速估算结果区间,排除明显错误选项。
3. 尾数法
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在选项差距较大,或者在题目要求精确答案时使用。例如,计算多个数相加时,可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确定答案。
4. 高位叠加法
在进行多位数加法运算时,可采用高位叠加法。例如,计算682+794+847+920+942 时,先计算百位数之和,再计算十位数之和,最后计算个位数之和,然后进行叠加。
5. 找中间值法
在计算多个数的平均值时,可先找一个中间值作为参考,然后计算各数与中间值的差值之和,从而快速得出平均值。例如,计算 3.32+4.09+4.67 的平均值时,可先找中间值 4,则加法列式为:4-0.68+4+0.09+4+0.67,再除以 3 即可。
6. 特殊估算法(目测法)
根据选项和数据特点,进行快速估算。例如,2017 年第三季度,全国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约为多少万美元,选项分别为 2、19、8、96。找到数字分别是 7、8、9 三个月份的金额和数量,发现数量都是 1 附近的数字,而金额是20附近的数字,平均数应该在 20 附近,看选项,不可能是 ACD,即得 B,简单快速,不需要盲目算半天。
1. 增长率
增长率是数据增长速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增长率 =(现期值 − 基期值)/ 基期值 ×100%。例如,某地区 2022 年 GDP 为 1000 亿元,2021 年为 800 亿元,则2022 年的增长率计算为:增长率 =(1000−800)/800×100% = 25%。
2. 增长量
增长量表示数据的增长绝对值,计算公式为:增长量 = 现期值 − 基期值。以同样数据为例,2022 年的增长量为:增长量 = 1000−800 = 200 亿元。
3. 比重
比重表示部分在整体中的占比,计算公式为:比重 = 部分值 / 整体值 ×100%。例如,某部门2022 年收入为 200 亿元,占公司总收入 500 亿元的比重为:比重 = 200/500×100% = 40%。
4. 平均数
平均数表示数据的平均水平,计算公式为:平均数 = 总数 / 个数。如某班级 5 名学生考试成绩总分为 450 分,则平均分为:平均数 = 450/5 = 90 分。
1. 时间陷阱
注意题目中的时间范围,避免因时间点错误而导致计算错误。例如,题目问的是 2022 年的数据,而材料中给出的是 2021 年的,需仔细区分。
2. 单位换算
留意数据的单位,如 “亿元” 和 “万元” 之间的换算。例如,材料中数据为 “亿元”,选项为 “万元”,需注意单位转换。
3. 概念混淆
区分清楚增长率和增长量、比重和平均数等易混淆概念,避免因概念不清而出错。
资料分析在行测考试中考生们应重视提升资料分析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通过掌握上述技巧和方法,多加练习和总结,考生们一定能够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