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片段阅读备考,如何识别并列文段?

闪能公考
2025-08-11

行测片段阅读中,识别并列文段是关键。并列文段由多个同等重要的信息组成,需全面概括。并列文段因其无明显主次之分、信息分散等特点,常被考生忽视或误判,导致主旨归纳不全或偏颇。其实,并列文段有其独特的识别标志和应对策略。接下来闪能公考来讲解如何快速识别并列文段。


一、明显示意的并列文段


1. 关联词标志

并列文段常含 “同时” “并且” “此外” “另外” “与此同时” “另一方面” 等关联词。例如:“小明喜欢跑步,并且他还热爱游泳。”“并且” 表明句子前后是并列关系,跑步和游泳都是小明的爱好。


2. 标点符号标志

分号也是识别并列文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分号通常用于分隔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结构相似的分句。例如:“山峦叠嶂,直插云霄;江河奔腾,波涛汹涌。”分号前后分别是描述山和水的分句,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3. 句式一致标志

排比句等句式一致的情况也常用于并列文段。例如:“他喜欢在晨曦微露时分,聆听鸟儿的欢歌;在夕阳西下之际,欣赏余晖的绚烂;在繁星闪烁之时,感受夜空的静谧。”三个分句结构相似,分别描绘了不同时间段的景象,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二、隐匿的并列文段


1. 分分结构

若文段无总论点,仅由多个分论点组成,则可能是并列文段。例如:“小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他不仅业务能力精湛,而且团队协作能力强。他善于学习新知识,能够迅速适应各种工作任务;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同事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文段没有明确总论点,而是从业务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阐述小李的优点,这些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2. 多主体同一方面描述

文段描述多个主体在同一个方面的表现或特点,需要提炼它们的共性。例如:“小红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小明勤奋努力,名列前茅;小华认真踏实,成绩斐然。”这里分别描述了三个同学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共同体现了同学们在学业上的积极向上的特点。


三、概括并列文段主旨


1. 全面概括

对于识别出的并列文段,要全面概括其主要内容。将各个并列的信息点进行整合,提炼出它们的共同主题或核心要点。例如,在上述分分结构的例子中,要概括出小李在工作中的多方面优点,而不是只强调某一个方面。


2. 避免遗漏

在整合信息时,要确保所有并列的信息点都得到体现,避免遗漏重要内容。例如,在多主体同一方面描述的例子中,要涵盖所有同学的学习表现,不能只提及部分同学。


行测片段阅读备考,如何识别并列文段?


四、例题解析


1. 显式的并列文段例题

例题:许多度假胜地,例如鼎鼎大名的夏威夷,完全是由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形成的,直到今天,夏威夷火山群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岩浆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风化之后形成的土壤异常肥沃,造福了当地的百姓。火山岩干净且透水,火山区的水质一流,是众多天然矿泉水基地。此外,火山区还蕴藏着大量矿产,比如黄金、钻石等。在科学上,火山还是研究板块构造很好的载体,它是板块漂移学说最有利的证明之一。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 板块漂移学说的研究思路

B. 火山的多种价值和作用

C. 火山的形成过程

D. 夏威夷火山群的特点

解析:文段通过 “此外” 等并列关联词,分别介绍了火山在土壤、水质、矿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多种价值和作用,因此正确答案是 B 选项。


2. 隐匿的并列文段例题

例题:菩提树具有易成活、寿命长、小枝萌发能力强、耐修剪、根系发达盘根错节等特点。一颗颗金黄色的小小菩提树种子数十年之后竟能长成那样一株让人仰天而望的参天大树,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菩提树在佛教的观点看来,是觉悟之树,大智大德之树,是佛教指定的“圣树”。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对菩提树十分敬重、虔诚,有禁止砍伐菩提树的习俗。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有时会看到菩提树干上缠绕着一圈圈的线绳,那是佛教信徒们的祈祷。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菩提树的生物特性

B. 菩提树的观赏价值

C. 菩提树的佛教信仰

D. 菩提树的特性与佛教信仰

解析:文段前半部分介绍了菩提树的生物特性,后半部分阐述了其在佛教中的地位和与傣族习俗的关系。各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共同围绕菩提树展开,因此正确答案是 D 选项。


识别并列文段的关键在于抓住其显式或隐式的标志。通过关联词、标点符号、句式一致等方式,可以较为容易地识别出显式的并列文段;对于隐匿的并列文段,则需要分析文段结构,看其是否为分分结构或多主体同一方面的描述。在概括并列文段主旨时,要全面整合各个并列信息点,避免遗漏重要内容。通过大量练习和对这些技巧的熟练运用,考生可以提高在行测片段阅读中识别和处理并列文段的能力,从而提升整体成绩。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