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能学员经验】如何在最短时间让行测拿到最高分?

闪能公考
2022-05-27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闪能学员经验


行测虐你千百遍,你待行测如初恋,国考、省考、深圳、上海、山东、江苏各个地方的行测卷各有风格,普遍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难,无论准备的多充分,总会让你“惊喜”,很多同学都以为自己准备的很充分,但是最后都被行测难度给困倒了,结果可谓是惨不忍睹……


其实,行测考试本身不难,难的是时间。利用有限的时间,答对更多的题目,这是脱颖而出的核心。只要不踩坑,少走弯路,找到正确方法,公考上岸没什么问题。


相信大家都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行测分数拿到手,咱们的小钰同学对于行测还是有自己的一些见解的,大家来看看她的备考经验吧!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钰。


实话实话,我是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初次备考失败告终,第二次备考从二月份才开始正式学习,最后行测82.6,申论78.5,给我的公考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为什么很多人练习时候大部分模块都能正确率80%以上,却考不到80+?就是因为速度不够。其实,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丢分基本都不是知识型空白和技巧型盲区,而是状态型疏忽。


所以,学习方法特别关键!准备好之后才能不心慌失措,才能不手忙眼乱,才能检查改错。通过我自身的总结以及辅导的经验,从以下几步来说一下。




第一步打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是直接跟着闪能公考行测快闪电计划进行的学习,行测五个模块的题型知识点和例题讲解全都有,对于第一次公考的同学非常友好,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对行测有个认知和基础,每一模块知识点、考察点也能掌握。


但是!要注意!!


并不是看看视频,知道了行测考啥就完事儿了,我们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最好对每个模块进行梳理,做一个框架笔记,做到在滤过一遍书之后,大脑能记忆起行测四个模块知识点的架构(常识部分直接刷题,不需要过知识点)。




第二步掌握技巧



行测的题目单单从题型难度来说,是比高考简单的,但是整体考试难度却大,主要是因为题量大,时间短,完成率不高,正确率自然也升不上去。


不懂运用技巧,速度怎么也提不上去,行测根本得不了高分,这部分光进行题海战术、教材学习是掌握不了的,一定要搭配着闪能老师的技巧来刷题的。


闪能的课程真的是能省很多时间,课程中都讲了不少的例题来帮助理解,听的同时就能知道这些技巧应该怎么用,掌握了技巧再把对应的题目拿出来做,效率非常高!这里强调一下,必须要紧跟着视频的步伐去刷题,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迅速的把这些技巧彻底运用熟练,到后面做真题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


为了确保听课的效果,资料分析还有数量关系这两部分千万不要快进,也不要跳过,毕竟这资料分析的正确率是决定能不能考高分的重要元素、数量关系本身题目难度大,只有正常速度听才能保证真的把所有的技巧都听会。


行测拿到最高分




第三步全部梳理,逐个攻破



这时候才是需要大量刷题的阶段,我们在前两轮复习中已经知道了每一个模块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答题技巧,是查缺补漏,提高每一模块正确率的好时候。


刚开始的时候,一定不要追求速度,每一道题我们都要认真对待,思考这道题到底在考哪个知识点?应该用什么思路来解题?错误选项到底错在哪?能不能总结出出题人设置干扰项的常见套路?如何避免调入干扰项常见套路?


遇到较为迷惑的地方,再去通过前面的知识导图,快速锁定该知识点,找到闪能对应的视频课程,强化学习,重点部分记笔记。学完后把题目再做一遍,加深理解。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搞懂为止。


以我自己为例:


选词填空模块,我非常容易出错,常常在实词虚词和成语辨析上栽跟头,于是我把对应的思维导图和课程重新学习了一遍,把容易混淆的成语记在了笔记本上,之后再去做类似题目的时候正确率有了质的提升。


再比如资料分析这个模块,我会问自己常用的结构阅读法、估算法、直除法、复变法这些方法是不是学会了,不会用、没记住的公式我会在笔记本上简单的列出再通过例题去进行练习,这个办法用来提升速度非常有效!!


这一部分一定要注意及时总结,及时复盘,及时查缺补漏!!


行测做题方法




第四步模拟考试



经过前期的模块练习每一模块的正确率有所提升,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做套卷,整体提升。


真题套卷要做就要按照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比如做这种卷子我从来都是按照两个小时的标准来做的,那种考场的紧迫感必须时刻保持,后面到真的考试的时候才不会紧张。


除了控制时间之外,做题顺序也是决定能不能拿高分的主要因素!


一般行测能够拿高分的同学,都不是直接按照试卷出题顺序,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顺序,在理论学习和刷题之后,大家基本摸清行测五大专项的特点和做题技巧,也更加明确自己哪些专项做起来比较快,哪些专项做起来比较慢。


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三个专项分值、题量都比较大,也是在前期学习的重点,所以建议优先做这三个专项,剩下的常识判断和数量关系两个专项,不可控因素比较多,难度和高度都不可控,建议放在后面。


我的做题顺序是:言语理解(32分钟)➜逻辑判断(35分钟)➜资料分析(30分钟)➜常识(8分钟)➜数量关系(10分钟)➜涂答题卡(5分钟)


当然,仅供参考!至于具体顺序,还要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确定,顺序上没有对与错,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闪能小结:


行测用题海战术没错,确实是只有积累到一定的量,才会引起质变,但是只做题,不用心去揣摩题目的差别、考察点、错误的根源,只会适得其反。


不止没效率,还会有我付出了这么多,怎么没有收获的沮丧感,运用技巧,聪明刷题,融会贯通,在行测上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咨询闪能公考哦~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