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判断推理部分,定义判断题占有重要地位,而多定义题型更是其中的难点。多定义题型指的是在一道题目中给出多个定义,要求考生根据这些定义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其中某个定义。那么今天闪能公考将从解题步骤、常见题型及实例解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考生攻克这一难点。
1. 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先看题目问法,明确是选符合还是不符合定义的选项,确定问题所涉及的定义范围。
2. 分析定义,提取要点:仔细阅读每个定义,找出定义的关键词和核心要点,如主体、客体、目的、原因、影响等。可用笔在题干中勾画这些要点,以便后续对比选项时更加清晰。
3. 对比选项,逐一排查:将每个选项与各个定义逐一进行对比,分析选项是否符合定义的要点。如果选项难以区分,可以先排除明显不符合定义的选项,再对剩余选项进行进一步的比对,找出最符合或最不符合定义的答案。
4. 把握定义间关系:理清楚不同定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是对于包含定义和并列定义,要准确理解每个定义的独特之处,避免混淆。
1. 包含定义
(1)特点:一个母定义下包含几个子定义,子定义受母定义影响,同时又有自身独特含义。
(2)解题技巧:首先要理解母定义的大致概念,再深入分析子定义的具体特点。在对比选项时,先看是否符合母定义,再判断是否符合子定义的特定要求。
2. 并列定义
(1)特点:题目给出多个独立且并列的定义,每个定义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互不包含。
(2)解题技巧:问谁就看谁,将 “多定义” 转化为 “单定义”。如果题目问某个选项符合哪一个定义,就分别对比选项与各个定义的匹配度,找出最符合的一个。
3. 匹配类定义
(1)特点:选项分别涉及不同的定义,要求选出符合特定定义的选项。
(2)解题技巧:先明确每个定义的核心要点,再仔细分析选项与定义的对应关系,确保选项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与所匹配的定义相符。
1. 包含定义例题
【例题1】定义:
(1)行政征收,是指国家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强制的方式无偿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征用,是指行政机关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通过强制方式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或劳务的所有权、使用权,并给予适当补偿的具体行政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行政征收的是:
A. 某县税务局依照税法规定,对某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
B. 某市在发生洪灾的情况下,为抢险救灾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强制使用某公司的仓库,并给予适当补偿
C. 某区土地局为建设城市快速路,按照法定程序,强制收购某村的部分土地,并支付相应的补偿款
D. 某市工商局依法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处以罚款
解析:
(1)分析定义:行政征收的关键信息为 “无偿取得财产所有权”,行政征用的关键信息为“紧急情况下”“取得财产或劳务的所有权、使用权”“给予适当补偿”。
(2)对比选项:
A 项符合行政征收的定义,税务局是国家行政机关,企业所得税是行政相对人的财产,依照税法规定征收是依据法律规定,符合所有要点,当选。
B 项符合行政征用的定义,洪灾属于紧急情况,强制使用仓库是取得财产的使用权,给予适当补偿也符合定义要点,但题目问的是行政征收,排除。
C 项中土地局强制收购土地支付了补偿款,符合行政征用的定义要点,也属于行政征用,排除。
D 项工商局对商家罚款属于行政处罚,与行政征收和行政征用无关,排除。
2. 并列定义例题
【例题2】定义:
(1)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
(2)有意注意:是指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同时包含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是:
A. 小昕在上班时看到路过的领导很不高兴,认为是自己工作出了错
B. 小晖想买一本时尚杂志,上网搜索了很久都没有满意的
C. 小妍下班时看到了临街橱窗里的一件裙子,她立即到店里试穿并察看面料和样式
D. 小军在外吃饭时看到了高中同桌,正准备打招呼看到领导走了过来
解析:
(1)分析定义:无意注意的关键信息为 “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有意注意的关键信息为“自觉的”“有预定目的”“付出一定意志努力”。
(2)对比选项:
A 项中小昕看到领导表情属于无意注意,但认为自己工作出错属于有意注意,不符合,排除。
B 项中小晖有买杂志的目的,属于有意注意,但未体现无意注意,排除。
C 项中小妍看到裙子是无意注意,进店试穿是有意注意,符合,当选。
D 项中小军看到同桌是有意注意,看到领导是无意注意,但不符合同时包含,排除。
3. 匹配类定义例题
【例题3】定义:
(1)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它不包含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
(2)旅游纪念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为了纪念旅游经历而购买的具有地方特色或纪念意义的实物性商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旅游纪念品的是:
A. 小王在尼泊尔买了 100 个手链、200 条围巾准备放到自己在北京经营的店铺里销售
B. 到欧洲出差的张小姐利用闲暇时间在英国某古董商店购买了一套精美茶具
C. 某夫妇为了国庆假期的海南五日游到超市购买了一瓶防晒霜和两副墨镜
D. 李女士在泰国旅游时从小商贩那里得到了很多关于当地美食娱乐方面的信息
解析:
(1)分析定义:旅游商品的关键信息为 “旅游活动中”“非商业性目的”“实物性商品”“不包含维持旅游活动必需的生活用品”,旅游纪念品的关键信息为“旅游过程中”“纪念旅游经历”“具有地方特色或纪念意义”。
(2)对比选项:
A 项中购买手链和围巾用于商业销售,不符合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定义,排除。
B 项中购买的精美茶具符合旅游纪念品的定义,当选。
C 项中购买的防晒霜和墨镜是维持旅游活动必需的生活用品,不符合定义,排除。
D 项中得到的信息不是实物性商品,排除。
多定义题型在行测定义判断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和技巧,考生可以有效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不同类型的多定义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