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量关系中,平均数倍数杂糅题型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题目,它结合了平均数和倍数的概念,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公式和逻辑推理进行解答。接下来闪能公考将详细介绍如何解答这类题目。
平均数倍数杂糅题型通常会给出多个数据,涉及平均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考生需要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并进行相应的计算。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1. 理解题意,明确问题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中涉及的平均数和倍数关系。确定题目所问的具体内容,例如是求某个特定值、某个比例,还是判断某个说法的正确性。
2. 梳理数据,建立关系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梳理出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将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例如用等式表示平均数和倍数的关系。
3. 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设定变量、列方程求解、代入排除等。设定变量时,要确保变量的选择能够清晰地表示题目中的关系,并便于后续的计算。
4. 进行计算,验证结果
根据所选的解题方法,进行详细的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步骤的清晰性和准确性,避免因计算错误而导致答案错误。计算完成后,对结果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题目的条件和逻辑。
5. 避免常见错误
在解答平均数倍数杂糅题型时,要注意避免常见的错误。例如,不要混淆平均数和倍数的概念,确保计算公式的正确应用;在设定变量和列方程时,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关系,避免错误地设定变量或列错方程。
1. 例题1
题目:某公司有三个部门,A 部门平均工资是 B 部门的 2 倍,C 部门平均工资是 B 部门的 3 倍。已知 A 部门有 10 名员工,B 部门有 15 名员工,C 部门有 20 名员工。求三个部门平均工资的总平均数是 B 部门平均工资的多少倍?
解答:
1. 理解题意:题目涉及三个部门的平均工资和员工人数,要求求出三个部门的总平均工资是 B 部门平均工资的多少倍。
2. 梳理数据:设 B 部门平均工资为 x,则 A 部门平均工资为 2x,C 部门平均工资为 3x。各部人数分别为A 部 10 人,B 部 15 人,C 部 20 人。
3. 建立关系:总工资= 平均工资 × 人数,总平均工资 = 总工资之和 ÷ 总人数。
4. 列方程计算:
(1)A 部门总工资 = 2x × 10 = 20x
(2)B 部门总工资 = x × 15 = 15x
(3)C 部门总工资 = 3x × 20 = 60x
(4)总工资之和 = 20x +15x + 60x = 95x
(5)总人数 = 10 + 15 +20 = 45
(6)总平均工资 = 95x ÷ 45 ≈ 2.11x
5. 验证结果:总平均工资是 B 部门平均工资的 2.11 倍,验证计算过程无误。
答案:总平均工资是 B 部门平均工资的 2.11 倍。
2. 例题2
题目:某校有三个年级,一年级平均成绩是 80 分,二年级平均成绩是一年级的 1.2 倍,三年级平均成绩是二年级的 1.5 倍。已知一年级有 50 名学生,二年级有 60 名学生,三年级有 70 名学生。求三个年级的总平均成绩。
解答:
1. 理解题意:题目涉及三个年级的平均成绩和学生人数,要求求出三个年级的总平均成绩。
2. 梳理数据:一年级平均成绩为 80 分,二年级平均成绩为 80 ×1.2 = 96 分,三年级平均成绩为 96 × 1.5 =144 分。各年级人数分别为一年级 50 人,二年级 60 人,三年级 70 人。
3. 建立关系:总成绩= 平均成绩 × 学生人数,总平均成绩 = 总成绩之和 ÷ 总人数。
4. 列方程计算:
(1)一年级总成绩 = 80 × 50 = 4000 分
(2)二年级总成绩 = 96 × 60 = 5760 分
(3)三年级总成绩 = 144 × 70 = 10080 分
(4)总成绩之和 = 4000 +5760 + 10080 = 19840 分
(5)总人数 = 50 + 60 +70 = 180
(6)总平均成绩 = 19840 ÷ 180 ≈ 110.22 分
5. 答案:三个年级的总平均成绩约为 110.22 分。
平均数倍数杂糅题型在行测数量关系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理解题意、梳理数据、建立关系、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以及避免常见错误,考生可以逐步攻克这类题目。在备考过程中,多进行相关题目的练习,熟悉不同类型的平均数倍数杂糅题型,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有助于在行测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