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工程合作问题是数量关系部分的常见题型。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多个主体共同完成某项工程,需要计算合作时间或工作效率。特值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快速解答这类问题。以下闪能公考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特值法解答工程合作问题。
特值法的核心在于通过设定某个变量的特殊值,简化计算过程。在工程合作问题中,通常可以设定工程总量为一个特殊值(如1、100或其他便于计算的数值),从而快速求解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特值法适用于以下几种工程合作问题:
1. 已知多个主体的工作效率比:当题目中给出多个主体的工作效率比时,可以设工程总量为这些效率比的最小公倍数。
2. 已知多个主体完成工程的时间:当题目中给出多个主体单独完成工程的时间时,可以设工程总量为这些时间的最小公倍数。
3. 涉及多个阶段的合作:当工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不同主体完成时,特值法可以帮助快速计算每个阶段的工作量和总时间。
1. 设定工程总量
根据题目条件,选择一个便于计算的特殊值作为工程总量。通常选择多个主体完成工程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或工作效率比的最小公倍数。
2. 计算各主体的工作效率
根据设定的工程总量,计算每个主体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 工程总量 / 完成时间。
3. 计算合作效率
将各主体的工作效率相加,得到合作效率。合作效率 = 各主体工作效率之和。
4. 计算合作时间
根据合作效率,计算完成工程所需的时间。合作时间 = 工程总量 / 合作效率。
例题
题目:甲单独完成一项工程需要1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5天。如果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分析
题目给出了甲和乙单独完成工程的时间,适合使用特值法。
解答步骤
1. 设定工程总量:
甲完成工程需要10天,乙需要15天。
设工程总量为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即30。
2. 计算各主体的工作效率:
甲的工作效率 = 工程总量 / 甲完成时间 = 30 / 10 = 3。
乙的工作效率 = 工程总量 / 乙完成时间 = 30 / 15 = 2。
3. 计算合作效率:
合作效率 = 甲的工作效率 + 乙的工作效率 = 3 + 2 = 5。
4. 计算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 = 工程总量 / 合作效率 = 30 / 5 = 6天。
结论
甲和乙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6天。
特值法是解答工程合作问题的有效技巧,通过设定工程总量为特殊值,可以快速计算各主体的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特值法适用于已知多个主体的工作效率比、完成时间或涉及多个阶段的合作问题。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考生可以在行测考试中快速准确地解答工程合作问题,为数量关系部分取得高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