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试,判断推理题型是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类比推理”题型常常出现“包含关系”与“组成关系”的辨析,这类题目虽然看似简单,但由于两者概念相似、界限模糊,很多考生容易混淆,在考试中失分较多。那么今天闪能公考来介绍如何快速区分包含和组成关系。
包含关系也称种属关系,是指一个事物是另一个事物的一种。例如,“苹果”和“水果”,苹果是水果的一种,二者是包含关系。组成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轮胎”和 “汽车”,轮胎是汽车的一部分,二者是组成关系。
1. 造句法
这是最直接的方法。如果能造句 “A 是B 的一种”,则是包含关系;如果能造句 “A 是 B 的一部分”,则是组成关系。例如,“空调”和 “电器”,可以说 “空调是一种电器”,是包含关系;而 “空调” 和 “压缩机”,可以说 “压缩机是空调的一部分”,是组成关系。
2. 概念层级法
包含关系通常涉及不同层级的概念,组成关系则涉及同一层级的整体与部分。例如,“自然科学” 和 “科学” 是不同层级的概念,属于包含关系;而“车窗” 和 “汽车” 是同一层级的整体与部分,属于组成关系。
3. 能否单独存在法
在包含关系中,种概念可以单独存在;而在组成关系中,部分一般不能单独存在。例如,“苹果” 可以单独存在,而 “轮胎” 一般不能脱离汽车单独存在。
4. 特殊情况法
有些概念可能既存在包含关系又存在组成关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判断。例如,“树” 和 “森林”,从某种意义上说,树是森林的一部分,是组成关系;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森林是由树组成的生态系统,树是森林中的一种生物,又存在包含关系。
例题 1
题目 :电脑:主板
A. 台历:挂历
B. 水果:苹果
C. 胶片:相机
D. 房屋:地基
解析 :题干中,电脑和主板不能造句为 “主板是一种电脑”,二者是组成关系。A 项,台历和挂历是并列关系,排除;B 项,苹果是一种水果,是包含关系,排除;C 项,胶片与相机是配套使用关系,排除;D 项,地基是房屋的一部分,二者是组成关系,当选。因此,答案选 D。
例题 2
题目 :中国:北京
A. 灯具:台灯
B. 南方:北方
C. 吉他:琴弦
D. 学校:中学
解析 :题干中,北京是中国的一部分,属于组成关系。A 项,台灯是灯具的一种,是包含关系,排除;B 项,南方和北方是并列关系,排除;C 项,琴弦是吉他的一部分,属于组成关系,保留;D 项,中学位于学校的范围,是包含关系,排除。因此,答案选 C。
要快速区分包含和组成关系,可综合运用造句法、概念层级法、能否单独存在法和特殊情况法。在备考过程中,多做练习题,熟悉这两种关系的各种表现形式,提高敏感度和判断能力,有助于在公务员省考行测中攻克类比推理题,提升得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