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试判断推理的削弱型题目是逻辑判断模块的核心考点之一。这类题目通常给出一个论点或论证结构,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最能削弱该观点的一项。由于其对逻辑思维和批判性阅读能力的高要求,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容易失分。今天闪能公考来讲解削弱题型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1. 找准论点和论据:这是解答削弱题的基础。论点是作者要证明的观点,论据是支持论点的理由。只有准确找到论点和论据,才能明确论证的主线,进而找到削弱的方向。例如,题干指出某机构调查称多吃某种蔬菜能降低患癌症风险,论点就是“多吃该蔬菜能降低患癌症风险”,论据是调查数据。
2. 分析论证方式:判断题干是通过因果关系、类比、归纳还是其他方式进行论证,不同的论证方式削弱方法有所不同。如因果论证可从“因果倒置”“另有他因” 等角度削弱。
1. 排除无关项:与题干论证无关的选项,如主题不一致、讨论其他问题的选项,直接排除。如题干讨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选项却谈环境保护,无关可直接排除。
2. 辨别削弱力度:多个选项都能削弱时,需比较削弱力度。一般来说,直接否定论点、切断论据与论点联系的选项削弱力度强;仅提出可能性、未直接否定的选项力度弱。例如,题干说某药有效,一选项称临床试验样本少,另一选项称该药对部分人无效,前者从论证基础削弱,力度较强。
3. 注意选项表述:有些选项表述模糊,可能暗含多种意思,需仔细分析其真实含义和对题干论证的影响。如“可能”“或许” 等表述力度较弱,“必定”“绝对” 等表述过于绝对,通常不是最佳选项。
1. 混淆概念:命题人可能设置混淆相近概念的选项,如将 “可能性”和 “必然性” 混淆。考生需明确题干概念内涵和外延,避免被误导。
2. 偷换论题:有些选项偷换题干论题,转移论证方向。如题干讨论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影响,选项却谈该政策对就业的短期效应,偷换了论题,不能选。
3. 过度推测:选项对题干信息过度推测、引申,缺乏依据。如题干说某产品销量下降,选项却称该产品将退出市场,过度推测,不能选。
1. 针对因果论证:可从 “因果倒置”“另有他因”“质疑因果关系”等角度削弱。如题干称 A 是 B 的原因,选项可指出 B 是 A 的原因,或存在其他原因 C导致 B。
2. 针对类比论证:找出对象间的本质差异。如题干将甲乙两人学习情况类比,称甲成绩好所以乙也会,选项可指出乙学习基础差、方法不当等与甲本质不同,削弱类比基础。
3. 针对归纳论证:指出样本选择的偏差、样本数量不足,或存在其他反例。如题干凭少数人情况归纳普遍结论,选项可称样本不具代表性,或列举反例反驳。
解答行测削弱题需明确题干论证结构,仔细分析选项,警惕干扰项,结合题目特点选择合适削弱方法。通过大量练习和总结,考生可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