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选词填空题一直是许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部分。然而,掌握一些解题技巧能够帮助考生们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效率,那么今天闪能公考来讲解行测备考如何利用转折词解选词填空题。
转折词,如 “但是”“然而”“却”“可是”“不过”“尽管”“事实上” 等,是连接句子或句群,表示前后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汇。在选词填空中,转折词的出现通常意味着文段的语义会出现反转,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两个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的信息点,为我们指明了答案的方向。因此,对转折词保持敏感度,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把握文段的逻辑关系,从而精准锁定正确答案。
1. 识别转折词:在做选词填空题时,首先要快速浏览题干,找出其中的转折词。这些转折词是解题的关键线索,它们的存在暗示了文段前后内容之间存在某种对比或相反的关系。
2. 分析转折词前后文的语境:找到转折词后,仔细分析其前后文的语境,理解转折词所表达的意义。一般来说,转折词前后的内容存在对比或矛盾关系,前文可能会提出一种观点、现象或事实,而转折词后则出现与之相反或不同的内容。例如,“他平时很努力学习,但是这次考试成绩却不理想”,通过转折词“但是” 可知,前后文存在相反的情况,前文说努力学习,后文却说成绩不理想。
3. 根据转折关系选择填空词:根据转折词所表达的逻辑关系,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填空词。如果转折词前的语义是 A,那么填空处通常需要填入与 A 相反或相对的语义。比如,在 “尽管他遇到了很多困难,______ 他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 这个句子中,根据转折词 “尽管”,可以判断空格处应填入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如 “但是”“然而”等,同时所表达的意思应与 “遇到很多困难” 形成对比,即表示仍然坚持完成了任务的意思。
4. 验证所选词语是否符合语境和逻辑:在选出填空词后,将其放入句子中通读一遍,验证是否符合语境和逻辑,确保句子通顺、合理,语义连贯。如果发现所选词语与上下文存在矛盾或不连贯的情况,需要重新审视选项,进行调整。
例题1:近二十几年来,人类已发现数千颗围绕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其中绝大多数与地球 ______。不过,《发现》杂志曾预测,观察大约 150 个邻近星系,就应该会找到一个类似地球的小型行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泾渭分明
C.息息相关
D.大相径庭
答案:D
解析:根据转折词 “不过” 可知,该文段是一个 “相反相对” 的文段,所以转折前后语义相反。转折后是 “就应该会找到一个类似地球的小型行星”,表示的是“类似”,因而转折前应表达绝大多数行星与地球 “不相类似” 之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D 项 “大相径庭”,A 项 “泾渭分明” 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明,文段强调的是 “不同”,而不是 “界限分明”,排除;B 项 “唇齿相依” 与 C 项 “息息相关” 均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与文段强调的“不相类似” 无关,排除。
例题2:交流是复杂的艺术,有声语言并不是表达意义的唯一方式,辅以动作和面部表情,可以使表达生动形象,也折射出历史和文化智慧的光芒。各民族间的形体语言,有的形式和意义相同(如握手致意),有的虽然形式相同,意义却 ______。如果不能正确解读就可能产生误会,甚至引起严重的后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辕北辙
B.针锋相对
C.截然相反
D.纷繁复杂
答案:C
解析:设空处前面出现了一个 “却” 字,是转折词,前后语义应该是相反的。前面说的是 “虽然形式相同”,那转折之后应该说的是“意义却不同”。分析选项,C 项 “截然相反” 表示完全相反,符合题干的语境,而 A 项 “南辕北辙” 虽然有 “不同” 的意思,但侧重强调行动和目的相反,与 “意义却不同” 的语境不符;B 项 “针锋相对” 侧重强调观点与立场的不同;D 项 “纷繁复杂” 侧重的是多而复杂,均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 C。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的选词填空题中,转折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题线索。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养成对转折词保持敏感的习惯,熟练掌握利用转折词解题的步骤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