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数量关系,货物集中问题是一类典型题型,要求考生将多个仓库的货物集中到一个仓库,使运费最省。这类问题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快速找到答案。今天闪能公考来介绍如何快速解答货物集中问题。
1. 支点法
支点法是解决货物集中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比较相邻仓库之间的货物总重量,确定货物的移动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支点:在相邻两个仓库之间确定一个支点。
(2)比较重量:比较支点两侧的货物总重量。
(3)移动方向:将较轻一端的货物向较重一端移动。
2. 直接计算法
直接计算法是通过计算将货物集中到每个仓库的总运费,然后比较得出最小运费的仓库。这种方法虽然计算量较大,但适用于仓库数量较少的情况。
1. 支点法的详细步骤
(1)确定支点:在相邻两个仓库之间确定一个支点。
(2)比较重量:计算支点两侧的货物总重量。
(3)移动方向:将较轻一端的货物向较重一端移动。
(4)重复操作:依次确定新的支点,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货物集中到一个仓库。
2. 直接计算法的详细步骤
(1)计算运费:对于每个仓库,计算将其他仓库的货物集中到该仓库的总运费。
(2)比较运费:比较所有仓库的总运费,选择运费最小的仓库。
例题1
某电商平台每隔5千米有一座仓库,共有A、B、C、D四座仓库,各仓库库存货物的吨数分别为10、20、15、25。现需要把所有货物集中存放在其中一个仓库中。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千米需要运费3元,要使运费最少,则需将货物集中到哪个仓库?
解析:
仓库A:总运费 = 20×5 + 15×10 + 25×15 =625(吨·千米)
仓库B:总运费 = 10×5 + 15×5 + 25×10 =375(吨·千米)
仓库C:总运费 = 10×10 + 20×5 + 25×5 =325(吨·千米)
仓库D:总运费 = 10×15 + 20×10 + 15×5 =425(吨·千米)
结论:集中到仓库C的运费最少,故选C。
例题2
某公路上每隔10千米有一座仓库,共有五座,一号仓库存货的重量为10吨,二号仓库存货的重量为30吨,三号仓库存货的重量为20吨,四号仓库存货的重量为10吨,五号仓库存货的重量为60吨。现在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千米需要运费0.9元,那么集中到哪个仓库运费最少?
A、二号 B、三号 C、四号 D、五号
解析:
1. 支点法:
支点设在一号和二号之间,支点左边10吨,支点右边120吨,左边轻,移动到右边。
支点设在二号和三号之间,支点左边40吨,支点右边90吨,左边轻,移动到右边。
支点设在三号和四号之间,支点左边60吨,支点右边70吨,左边轻,移动到右边。
支点设在四号和五号之间,支点左边70吨,支点右边60吨,左边重,移动到左边。
结论:集中到四号仓库运费最少,故选C。
货物集中问题在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掌握支点法和直接计算法,考生可以快速找到最优解。支点法适用于仓库数量较多的情况,而直接计算法适用于仓库数量较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