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试的资料分析部分,比重增长量的计算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考点。比重增长量指的是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的差值,通常以“上升/下降了多少个百分点”的形式出现。快速准确地计算比重增长量,对于提高解题效率至关重要。接下来闪能公考来讲解行测资料分析如何快速计算比重增长量。
1. 基本公式
比重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
比重增长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其中,现期比重和基期比重分别为当前时期和基期的部分值与整体值的比值。
2. 判断比重变化
根据部分增长率与整体增长率的大小关系,可以快速判断现期比重相对于基期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
(1)如果部分增长率 > 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上升。
(2)如果部分增长率 < 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下降。
(3)如果部分增长率 = 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相等。
1. 公式变形
根据比重的定义,可以将比重增长量公式变形为:
比重增长量=(部分值/整体值)×((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
这个变形公式将多个数据整合,减少了计算步骤,便于快速估算。
2. 近似估算
在行测考试中,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几位。可以采用近似估算的方法:
(1)如果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值相对较小(一般小于10%),在计算 1+部分增长率 时,可近似看作1。
(2)在计算(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时,若分子分母差值不大,可直接用分子差值除以分母近似值1,快速得出结果。
3. 结合选项
资料分析题目的选项设置往往有特点:
如果选项差距较大,在估算过程中可以更大胆一些,快速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如果选项差距较小,则在估算时需要稍微精细一点,但也要避免陷入过度精确的计算。
例题1
2023年,某省工业增加值为5000亿元,同比增长12%,该省GDP总值为20000亿元,同比增长8%。问该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
解析:
(1)判断变化方向:部分增长率(12%)大于整体增长率(8%),故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上升。
(2)代入公式:根据变形公式:
比重增长量=(5000/20000)×(12%−8%/1+12%)
(3)估算:5000÷20000 = 0.25,12% - 8% = 4%。由于12%相对较小,1 + 12%近似看作1,故:0.25×4%=0.01即增长了1个百分点
例题2
2019年,全国地勘单位在职职工41.43万人,较上年增加5.37%。其中,工程勘察与施工人员7.46万人,较上年增加17.67%;地质勘查人员16.42万人,较上年减少16.27%;矿产开发人员1.61万人,较上年减少12.97%。
2019年,全国工程勘察与施工人员数占全国地勘单位在职职工数的比重较上年约:
A. 上升1.9个百分点
B. 上升19个百分点
C. 下降1.9个百分点
D. 下降19个百分点
解析:
(1)判断变化方向:部分增长率(17.67%)大于整体增长率(5.37%),故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上升,排除C和D选项。
(2)计算差值:17.67% -5.37% = 12.3%。结果应比12.3%要小,符合题意的只有A项。
快速计算比重增长量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和变形公式,结合选项特点进行估算。通过大量练习,考生可以逐渐培养对数据的敏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