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能杂谈】对一个初进体制的人,你有什么忠告?

2022-04-09

小伙伴们好,欢迎来到本期闪能杂谈。

体制内新人是体制内的新鲜血液,新人有精力充沛、年轻有活力、综合素质比较高、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等优点,但是新人从刚从学校入职场,难免会有些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如何快速在体制内找到自己的站位,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之中,是每个新人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今天闪能为大家说几点体制内的生存法则,希望能帮大家解决这个困难,一起来看看吧~

体制内生存法则第一条:多看多想少说话

年轻人进入体制,最重要的能力便是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在官场生存就要常琢磨官场事,多观察善领悟,不能两眼一抹黑,两耳不闻窗外事。

进入单位后首先要搞清楚本单位的组织架构,班子成员组成和分管工作情况,各职能处室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再通过日常的工作留意整个单位的整体运行规则和模式。

有的人在机关工作三五年了,哪个领导分管什么工作,常委会哪些人参加,党组会与中心组学习会是干什么的都搞不清楚,这样的人天生对官场不敏感,也很难有什么政治前途。

进入体制内的年轻人,不要因为安逸的生活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要努力建立自己的能力标签,要有一两样拿得出手的能力,让领导关键的时候能记住你,想起你,不然你就会淹没在众多新人中,泯然众人矣。

体制内生存法则第二条:学会主动出击

平日里我们习惯了内敛和被动,但对新人来讲,主动非常重要。世上所有把事做成功的道理都是简单朴素的,只不过需要我们将这些道理想清楚,想明白,并且真正去践行这些道理。

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不要以为是新人就没人关注你,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被别人观察。所以在食堂、电梯、办公室、走廊遇到领导同事,一定要主动打招呼。遇到陌生的同事要主动介绍自己。

最少也要点头微笑致意,不要面无表情,见了当没看见。听过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这些道理只是听听而已,没有去实践。

主动学习

大家刚来时水平大同小异,但两三年后差距就提现出来了。有的人已经成为业务骨干,能独当一面,深得领导信任,为人处事也周到得体。有的人还像愣头青一样,什么都不懂。

这就和一个人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关系。一个人的学习能力非常重要,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活到老学到老。遇事多动手多动脑,不要被动依赖。到体制内学的东西:世事洞明皆学问。

不能只盯着自己工作岗位的一亩三分地,要胸怀全局,广泛吸纳各种信息如内容号的大V透露自己写作的经验:除了老生常谈的做计划、每天不断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读过的每一页书、看的每一个网页的时间都不白费。

看到经典的语言、精彩的句子立马记录下来。看到对自己有启发的观点,也立马把灵感写下来。即使是看综艺节目,对自己的文章有用的东西也会记下来。写文章时用来举例。

成功的秘诀在于持之以恒的践行朴素的道理。做过的每件事、看到的每份文件都要留心,去反应,遇到不懂的就弄懂,弄不懂就问同事。脑子里要有大数据。过手的每份文件都要留有印象,不要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体制内生存法则第三条:圆融通达做人

在公务员队伍中,做人做事要圆融通达,要低调并保持谦恭的态度,不要锋芒毕露,过分的张扬自己,不管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打击和攻击在处理事情方面,既不能违纪违法、不能违背原则,但也要学会圆融通达。

举个案例,某地要从区委书记中提拔1人担任副厅级职务,有两人的资历、能力比较符合。A曾担任某副省级领导秘书(该领导已退休),平时工作雷厉风行,个人能力很强,抓工作成效明显,但是对外联络、对上交流方面欠缺,主动跟市委领导接触、报告次数偏少;

B是本地成长的干部,工作能力也强,但与A相比弱了一些,但B情商很高,很善于人际交往,经常到市委领导办公室报告工作,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把很多上面领导交代的事情处理得非常好。最后在提名推荐阶段,B遥遥领先,最后如愿以偿提拔。

体制内生存法则第四条:扛得住压力

自古以来,老兵带新兵都不是一种强制的义务。

古代讲究拜师要谦逊,要程门立雪才能得到受教的机会。现代教育让很多年轻人产生了自己生来就有被人教导的权力的错觉,才会总矫情的抱怨自己在公司里不受待见。

事实上老人不爱带新人才是常态,愿意带新人的老人,往往都是任务在身,不得不带。

面对这种状况,新人入职,就要更多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懂得“偷师”。别人做事的时候,可以多围观,看看别人的做事方法;遇到一些小问题,可以多问,问得多了总能得到几条答案。

最重要的,一定要学会抗压,进了体制门,被骂几句算什么?被骂的多了,学到的才多,都已经经过重重磨难进了体制,轻易是不会把你踢开的,只要你还能表现出一点值得拯救的可能,你的领导一定不会吝啬于使用你的才能,但如果你扛不住压力,被骂几次就已经信心崩溃,觉得自己无法胜任,那你的领导想拉你也拉不起来了。

闪能小结:

体制内的生存法则和企业的其实差别很大。在企业,你可能只用管自己的岗位职责,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对于人情世故没有那么讲究,但是在体制内,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很多时候人情世故处理好了甚至比业务、岗位职责还更重要能学习,会做人,扛得住压,这样才能在体制内站稳脚跟。

还有什么想了解以及想咨询的,欢迎来找闪能哦~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