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写作技巧,如何提炼论点搭建框架?

闪能公考
2025-03-22

申论考试写作是考察考生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的重要环节。一篇优秀的申论文章不仅需要有清晰的观点和有力的论证,还需要一个合理的结构来支撑整个论述。接下来闪能公考来介绍文章如何提炼论点搭建框架


一、提炼论点的方法


1. 理解题意,明确要求

在申论考试中,题目要求是提炼论点的指引。考生需仔细阅读题目,明确其要求和核心内容。例如,题目要求以“科技创新”为题写一篇文章,那么“科技创新”就是核心主题,论点必须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2. 抓住关键词,把握核心

关键词是提炼论点的重要线索。它们通常出现在题目、材料或问题中,能够帮助考生快速抓住核心内容。例如,在题目“谈谈你对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互补发展的看法”中,“城市文明”“乡村文明”“互补发展”就是关键词,论点应围绕这些关键词展开。


3. 结合材料,深入分析

材料是提炼论点的重要依据。考生需仔细阅读材料,理解其主旨和核心观点。通过分析材料中的案例、数据、观点等,提炼出与题目相关的论点。例如,材料中提到城市文明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乡村文明在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可提炼出“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在不同领域各具优势,应实现互补发展”的论点。


4. 明确角度,确立论点

根据题目要求和材料内容,选择合适的角度来确立论点。常见的角度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例如,从“为什么”的角度,可确立“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互补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这一论点。


申论考试写作技巧,如何提炼论点搭建框架?


二、搭建框架的步骤


1. 总分总结构

申论文章通常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引出主题并提出中心论点,中间部分分点论述,结尾总结升华。

(1)开头:开头要简洁明了,引出文章主题,并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例如:“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并非对立,而是互补的,应实现共同发展。”

(2)中间部分:中间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需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可以采用分点论述的方式,每个分论点都要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例如,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互补性。

(3)结尾:结尾部分要呼应开头,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或建议。例如:“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互补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


2. 分论点设置

分论点是支撑中心论点的重要部分,需紧扣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

(1)紧扣中心论点:分论点必须与中心论点紧密相关,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和深化。例如,中心论点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应实现互补发展”,分论点可以是“城市文明在科技和教育方面具有优势,可为乡村文明提供支持”“乡村文明在生态和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可为城市文明注入新活力”等。

(2)角度多样:从不同角度设置分论点,使论述更加全面、深入。例如,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分析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互补性。

(3)逻辑清晰:分论点之间要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可以是并列、递进、因果等关系。例如,并列关系的分论点可以是“城市文明在科技方面具有优势”“乡村文明在生态方面具有优势”;递进关系的分论点可以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互补发展有助于经济增长”“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逻辑安排

文章的逻辑安排要合理,使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1)层次分明:文章要有明确的层次结构,开头、中间、结尾部分层次分明,各部分内部的段落也要有条理。例如,中间部分可以先从宏观层面分析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互补性,再从微观层面举例说明。

(2)过渡自然:段落之间、分论点之间要有自然的过渡,使文章逻辑连贯。例如,使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过渡词,或通过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方式进行过渡。

(3)详略得当:根据论点的重要性和论述的需要,合理安排内容的详略。核心观点和重要论据要详细论述,次要内容可简略带过。例如,对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在科技方面的互补性可详细分析,而对于在其他方面的互补性可简要提及。


提炼论点和搭建框架是申论写作的基础。通过理解题意、抓住关键词、结合材料和明确角度,可以准确提炼出论点;通过采用总分总结构、合理设置分论点和安排逻辑,可以搭建出清晰、有说服力的文章框架。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