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好,欢迎来到本期闪能杂谈。
近年来,随着公职考试越发火热,应届生当之无愧是其中的一个大群体,其身份福利也被大家多次提及,那么应届生身份对公职考试有利吗,为什么应届毕业生都去考公?
闪能在这里帮大家强势分析一波,一起来看一看~
一、什么叫应届毕业生?
多人或许有个误区,认为只有当年毕业的学生才被称之为应届毕业生,其实不然,国家统招的大学毕业生和在正常择业期内,没有稳定工作的人员,都可以被称为应届毕业生。
如果在一般的情况下的话,应届生的定义非常的简单,就是当年毕业的学生,就算是应届生。
但是在公务员考试中,却不是这样的。对于国家公务员考试有所了解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有一个择业期的说法。
按国家有关规定,高校毕业生从毕业之日起两年内为择业期。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择业期内未就业的考生,是可以以应届生的身份去参加考试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毕业一年多了,但是还没有找到工作,或者你还没有去找工作的话,那么是可以以应届生的身份去参加考试的。即在择业期内只要没交保险就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
同时,也有一点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公务员考试都有择业期的说法,就好像上海公务员就没有择业期的说法,上海公务员考试的应届生,就是实打实的当年毕业的学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有一部分岗位只限当年应届毕业生。
二、应届生考公有什么优势?
从应届生备考时间看:
由于在校园里一直维持着相对学习状态,可以快速适应公务员考试节奏,在答题时对于理论知识型的题目掌握的更快。其次因为国考考试题量多,需要经过多轮系统训练才更有希望考入,应届生在校期间有大量集中的时间可以进行复习。
从学习能力来看:
公务员考试涵盖各个方面,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数量运算、资料分析就是他们的优势,而往往这是许多在职考生最薄弱的一环;而文科类专业的考生对语言理解、常识类又较为擅长。这些应届毕业生尚未离开校园,对于知识还是非常熟练,不像在职考生那样,把平时用不到的、书本上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应届毕业生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自己的这一优势,取长补短,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国家政策来看: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国家高度重视,因而近年来国家公务员针对应届生群体招录政策不断倾斜,以2021国考为例,计划招录25726 人,明确招录应届毕业生高达14769人。其次是户籍限制,国考和地方公务员考试对应届毕业生户籍要求宽松,一些岗位对于社会人员报考的有限定本省(市)常住户口的要求,对于应届毕业生则不限制户口。
不限制基层工作经历的岗位越来越多:
国家公务员招录岗位设置愈加科学合理,不限制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越来越多,对应届生更加有利。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市(地)级以下职位多以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这些岗位大多不限制基层工作经历,大部分应届生都可以报考,并且在校期间学习、考公两不耽误,因此国家公务员得到了更多应届生的青睐。
三、考公为何一年比一年热?
很多人觉得,如今社会之所以呈现“考公热”,真正的问题并不出在年轻人身上,而是在于,社会有没有提供给我们丰富的其它选择,倘若年轻人在市场上有其他选择,明明可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明明可以赚更多的钱,明明可以朝九晚五周末双休,那谁还要上赶着去过那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呢?
可事实上,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产业都进入了稳定状态,绝大多数公司都要熬资历,绝大多数年轻人都逃不了在体系里慢慢熬的命运,而且,还有明显的上限,比如说程序员的35岁门槛。
环境如此,工作还卷的要命。对于很多岗位来说,一个萝卜就这么一个坑,你不愿意跳进坑里,别人马上就跳了。让你加班给你一百块你不干,别人可能50块钱就干了,还有人不给钱包饭就行。机会少,人多,这么一卷,日子自然就难受了。
明白了这些,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考公趋之若鹜,与其按部就班活在某些公司的流程里疯狂996,到了一定年纪还要面临失业的风险,倒不如直接抓住国家的铁饭碗,至少稳妥。
四、毕业生都有哪些考试可以参加?
对于想考公的同学来说最重要的当属考试时间了,很多同学想知道一年有哪些机会可以参加,闪能帮大家做了一个总结:
第一波:如果所在的学校比较好,大概在10月份开始,就会有各省的公务员选调,以及一些事业单位、开发区等其他体制内单位人才引进。
第二波:11月底的国考,这个不必多说了,这门考试应届大学毕业生优势很大,大部分岗位都向应届生倾斜。
第三波:在大四的下学期,从过年开学之后,就陆陆续续有各省的公务员省考招考了。其中3月下旬的全国省考联考是规模最大的。
第四波:除了这些公务员考试之外,还有各种体制内单位的考试,比如各个市的事业单位统一招考。这种事业单位招考,很多岗位其实比公务员更好。
闪能小结:
如果你确认想成为公务员,但在自己还是应届毕业生身份的时候,错过了上岸机会,那么以后成为往届生,将面临职位选择少、竞争更激烈的窘境,很有可能会后悔应届生时期的自己为什么不珍惜报考机会,所以不要白白浪费自己“应届毕业生”的身份!
还有什么想了解以及想咨询的,欢迎来找闪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