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如何用驳论结构法解答言语理解题?

闪能公考
2025-03-11

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关键部分,而驳论结构法是解答这类题目的有效技巧。驳论结构法通过识别文段中的对立观点并进行反驳,从而找到正确答案。那么今天闪能公考来讲解行测考试如何用驳论结构法解答言语理解题。


一、驳论结构法的原理


驳论结构法基于逻辑中的对立统一原理,即一个正确的观点必然能够经受住对其对立观点的反驳。在言语理解题中,通过识别文段中的对立观点并分析其错误,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文段的核心观点。


二、驳论结构法的应用步骤


1. 识别文段中的核心观点和对立观点

在阅读文段时,要迅速抓住核心观点,同时留意文中可能存在的对立观点。核心观点通常是文段的主旨句,而对立观点可能是作者用来对比或反驳的其他观点。


2. 分析对立观点的错误

对于识别出的对立观点,要深入分析其错误之处,如逻辑漏洞、事实依据不足等。这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作者支持核心观点的理由。


3. 对比选项,排除错误选项

在明确核心观点和对立观点后,对比选项内容。如果选项与对立观点一致或支持对立观点的错误,可直接排除。与核心观点一致且能有效反驳对立观点的选项更可能是正确答案。


公务员行测考试,如何用驳论结构法解答言语理解题?


三、实战解析


例1:识别对立观点并反驳


题目: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有人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大量工作岗位流失,引发社会不稳定。实际上,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会取代一些重复性、低技能的工作,但同时也会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如人工智能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因此,我们不应过分担忧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而应积极适应技术变革,提升自身技能。


问:这段话主要支持什么观点?


A.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大量工作岗位流失

B.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C.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社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D. 我们应该停止发展人工智能以避免就业问题


解析:


1. 识别核心观点和对立观点:核心观点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对立观点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大量工作岗位流失”。

2. 分析对立观点的错误:对立观点只看到人工智能取代部分工作的表面现象,忽略了其创造新岗位的积极作用。

3. 对比选项:A项支持对立观点,排除;B项与核心观点一致,保留;C项过于绝对,文段未提及“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排除;D项建议停止发展人工智能,与文段倡导积极适应技术变革的态度相悖,排除。

4. 因此,正确答案是B。


例2:多角度反驳对立观点


题目:有人认为,增加私人汽车保有量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确实,更多的汽车可能导致道路资源紧张。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私人汽车的增加也能分散公共交通的压力,减少公交和地铁的拥挤程度。此外,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私人汽车的出行效率可以得到提升,从而缓解交通拥堵。因此,简单地认为增加私人汽车保有量会加剧交通拥堵是片面的。


问:这段话主要反驳什么观点?


A. 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会缓解交通拥堵

B. 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交通没有影响

C. 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会加剧交通拥堵

D. 智能交通系统能完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解析:


1. 识别核心观点和对立观点:核心观点是“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不会单纯加剧交通拥堵”,对立观点是“增加私人汽车保有量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2. 分析对立观点的错误:对立观点忽略了私人汽车对公共交通的分散作用及智能交通系统对效率的提升。

3. 对比选项:C项明确表述为对立观点,即认为增加私人汽车保有量会加剧交通拥堵,符合题意。

4. 因此,正确答案是C。


例3:结合数据反驳


题目:有观点认为,减少碳排放会阻碍经济增长。但实际上,许多国家在减少碳排放的过程中,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例如,丹麦在大力发展风能的同时,经济保持了年均2%以上的增长率;德国通过推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创造了大量绿色就业岗位。这些事实表明,减少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辅相成。


问:这段话主要支持什么观点?


A. 减少碳排放会阻碍经济增长

B. 减少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可以相辅相成

C. 发展清洁能源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

D. 所有国家都应该停止使用传统能源


解析:

1. 识别核心观点和对立观点:核心观点是“减少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可以相辅相成”,对立观点是“减少碳排放会阻碍经济增长”。

2. 分析对立观点的错误:对立观点未考虑到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也能促进经济增长。

3. 对比选项:A项支持对立观点,排除;B项与核心观点一致,保留;C项“一定会带来”过于绝对,文段只是举例说明可能性,排除;D项“所有国家都应该”过于绝对且与文段内容无关,排除。

4. 因此,正确答案是B。


驳论结构法是解答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题的有效方法。通过识别文段中的核心观点和对立观点,分析对立观点的错误,并结合选项进行对比,可以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