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许多考生的“必争之地”。而标点符号在言语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语句停顿和语气的标志,还能帮助我们理解文段的逻辑结构和重点内容。以下闪能公考讲解如何注意言语理解中的标点符号,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言语理解中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在言语理解中具有多种作用,主要包括:
1. 表示停顿
不同的标点符号表示不同程度的停顿,如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较长的停顿,逗号、分号表示较短的停顿,顿号表示更短的停顿。
2. 表示语气
不同的标点符号表示不同的语气,如句号表示陈述语气,问号表示疑问语气,感叹号表示感叹语气,逗号表示语气的延续或转换。
3. 表示逻辑关系
标点符号可以表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分号表示并列关系,冒号表示解释说明或引起注意,破折号表示转折或递进关系。
4. 表示重点内容
标点符号可以突出文段的重点内容,如引号表示引用或强调,括号表示补充说明等。
1. 句号(。)
(1)表示陈述语气:用于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语气的舒缓和停顿。
(2)表示较长的停顿:在文段中,句号通常用于段落末尾或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结束。
2. 逗号(,)
(1)表示语气的延续或转换:在句子中,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不同成分,表示语气的延续或转换。
(2)表示较短的停顿:逗号用于句子内部,表示比句号更短的停顿。
3. 顿号(、)
(1)表示并列关系:用于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关系。
(2)表示更短的停顿:顿号用于句子内部的并列成分之间,表示比逗号更短的停顿。
4. 分号(;)
(1)表示并列关系:用于并列句子之间,表示并列关系。
(2)表示较长的停顿:分号用于句子之间,表示比逗号更长的停顿。
5. 冒号(:)
(1)表示解释说明:用于引出解释或说明的内容。
(2)表示引起注意:用于引出重要或强调的内容。
6. 引号(“”)
(1)表示引用:用于引用他人的话或文中的特定内容。
(2)表示强调:用于强调文中的特定内容。
7. 括号(())
表示补充说明:用于补充说明文中的特定内容。
8. 问号(?)
表示疑问语气: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9. 感叹号(!)
表示感叹语气:用于感叹句的末尾,表示感叹语气。
10. 破折号(——)
(1)表示转折关系:用于表示语义的转折或递进。
(2)表示解释说明:用于引出解释或说明的内容。
1. 关注标点符号的位置
标点符号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例如,句号通常用于段落末尾,逗号用于句子内部,引号用于引用内容等。
2. 结合标点符号的作用理解文段
通过标点符号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段的逻辑结构和重点内容。例如,分号表示并列关系,冒号表示解释说明等。
3. 利用标点符号快速定位重点内容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标点符号快速定位文段的重点内容。例如,引号中的内容可能是引用或强调的重点,括号中的内容可能是补充说明的重点。
4. 注意标点符号与其他解题技巧的结合
标点符号的使用与其他解题技巧相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段和解题。例如,结合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解题技巧,利用标点符号快速找到文段的重点和逻辑关系。
例1:分号的用法
题目:以下是关于某市旅游景点的介绍: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峨眉山,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以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九寨沟,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著称,被誉为“童话世界”。
问:这段话中,分号的作用是什么?
A. 表示并列关系
B. 表示因果关系
C. 表示转折关系
D. 表示递进关系
解析:分号用于并列句子之间,表示并列关系。在这段话中,分号用于分隔黄山、峨眉山和九寨沟的介绍,表示它们之间的并列关系。因此,答案选A。
例2:冒号的用法
题目:以下是关于某市旅游景点的介绍: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峨眉山,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以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九寨沟,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著称,被誉为“童话世界”。
问:这段话中,冒号的作用是什么?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引起注意
C. 表示并列关系
D. 表示因果关系
解析:冒号用于引出解释或说明的内容。在这段话中,冒号用于引出黄山的“四绝”,表示对黄山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因此,答案选A。
例3:引号的用法
题目:以下是关于某市旅游景点的介绍: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峨眉山,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以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九寨沟,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著称,被誉为“童话世界”。
问:这段话中,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A. 表示引用
B. 表示强调
C. 表示补充说明
D. 表示解释说明
解析:引号用于引用他人的话或文中的特定内容。在这段话中,引号用于引用黄山的“四绝”,表示对黄山特点的引用和强调。因此,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