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试技巧,如何用偷换概念排除法解题?

闪能公考
2025-03-04

公务员行测考试偷换概念排除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解题技巧,尤其适用于常识判断和逻辑推理部分。通过识别选项中的偷换概念,考生可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以下是闪能公考分享的一些具体技巧和方法,帮助考生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偷换概念排除法。


一、识别偷换概念的标志


1. 选项与题干主体不一致

偷换概念的选项通常会在主体上进行偷换,即选项中的主体与题干中的主体不一致。例如,题干讨论的是“蛋白质”,而选项中却提到了“植物蛋白”或“动物蛋白”,这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


2. 选项与题干范围不一致

偷换概念的选项还可能在范围上进行偷换,即选项中的范围与题干中的范围不一致。例如,题干讨论的是“全国范围内的数据”,而选项中却提到了“某省的数据”,这也是偷换概念。


二、分析偷换概念的类型


1. 偷换主体

偷换主体是指选项中的主体与题干中的主体不一致。例如,题干讨论的是“蛋白质”,而选项中却提到了“植物蛋白”或“动物蛋白”。


2. 偷换范围

偷换范围是指选项中的范围与题干中的范围不一致。例如,题干讨论的是“全国范围内的数据”,而选项中却提到了“某省的数据”。


3. 偷换行为

偷换行为是指选项中的行为与题干中的行为不一致。例如,题干讨论的是“生产行为”,而选项中却提到了“销售行为”。


4. 偷换时态

偷换时态是指选项中的时态与题干中的时态不一致。例如,题干讨论的是“过去的数据”,而选项中却提到了“未来的预测”。


5. 偷换逻辑

偷换逻辑是指选项中的逻辑关系与题干中的逻辑关系不一致。例如,题干讨论的是“因果关系”,而选项中却提到了“并列关系”。


三、应用偷换概念排除法的步骤


1. 仔细审题,明确题干主体

在读题时,要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干中的主体、范围、行为、时态和逻辑关系。例如,题干中提到“蛋白质”,那么选项中的主体也应该是“蛋白质”。


2. 对比选项,识别偷换概念

在对比选项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主体、范围、行为、时态和逻辑关系是否与题干一致。如果发现某个选项在这些方面与题干不一致,那么这个选项很可能是偷换概念的选项。


3. 排除偷换概念的选项

在识别出偷换概念的选项后,可以直接将其排除。这样可以大大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4. 验证剩余选项

在排除偷换概念的选项后,对剩余的选项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确保选择的选项与题干的要求完全一致。


行测考试技巧,如何用偷换概念排除法解题?


四、实战解析


例题1: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蛋白质缺乏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

B. 蛋白质是鸟类羽毛的构成成分

C. 植物蛋白比动物蛋白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D. 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


解析:


明确题干主体:题干讨论的是“蛋白质”。


对比选项:


A项:蛋白质缺乏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与题干主体一致。

B项:蛋白质是鸟类羽毛的构成成分,与题干主体一致。

C项:植物蛋白比动物蛋白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选项中的主体是“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与题干主体不一致,属于偷换概念。

D项: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与题干主体一致。


排除偷换概念的选项:排除C项。

验证剩余选项:A、B、D三项均与题干主体一致,进一步验证后,选择C项为错误选项。


例题2:


某大学张、刘、李、赵4位互不熟悉的选手参加全校演讲比赛。他们来自数学、逻辑、文学和历史专业。赛前4人分别作出了如下猜测:


张:赵的专业是逻辑

刘:李的专业是文学

李:张的专业不是数学

赵:刘的专业是历史


事后得知,只有数学、逻辑专业选手的猜测是正确的。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断,张、刘、李、赵4人各自的专业分别是:


A. 数学、逻辑、文学、历史

B. 数学、历史、文学、逻辑

C. 文学、历史、逻辑、数学


解析:


明确题干主体:题干讨论的是“张、刘、李、赵4人的专业”。


对比选项:


A项:数学、逻辑、文学、历史,与题干主体一致。

B项:数学、历史、文学、逻辑,与题干主体一致。

C项:文学、历史、逻辑、数学,与题干主体一致。


排除偷换概念的选项:所有选项在主体上均与题干一致,需要进一步分析。

验证剩余选项:根据题干条件,只有数学、逻辑专业选手的猜测是正确的,通过代入排除法,最终确定正确答案为A项。


偷换概念排除法是行测考试中一种非常实用的解题技巧,通过识别选项中的偷换概念,考生可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多做练习,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技巧,提高对偷换概念的敏感度。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